一步一腳印 縱橫職場
雲頂郵輪 業務部副總裁劉曉寧
有著「最會做郵輪生意的女人」美譽的雲頂郵輪集團業務部副總裁劉曉寧,秉持著一步一腳印與堅定的韌性,讓她在職場意氣風發,她謙遜地表示「我不是一個女強人,我沒有漂亮的文憑,也沒有亮麗的外表,我只是比別人更努力!」
有著「最會做郵輪生意的女人」美譽的雲頂郵輪集團業務部副總裁劉曉寧,秉持著一步一腳印與堅定的韌性,讓她在職場意氣風發,她謙遜地表示「我不是一個女強人,我沒有漂亮的文憑,也沒有亮麗的外表,我只是比別人更努力!」
勇敢面對問題 迎刃而解
劉曉寧加入雲頂郵輪集團有18年的經歷,她從基層的採購人員做起,到今天成為集團業務部副總裁,從中學習到很多,也開拓自己的視野與機會。「我覺得自己是個打不死的蟑螂,如果沒去嚐試就放棄,我會不甘心,勇敢面對,大不了失敗,頂多被拒絕。」
正如前陣子的罷船事件,「處理的當下真覺得困難,冷靜面對,就可以迎刃而解。」劉曉寧說,船公司也不樂見更改航程,「臺灣地處在一個颱風頻繁區域,不可能逃避,就只能與颱風共處。我們不可能有些風吹草動就取消或改變航程,如果嚴重到危及乘客安全而作航程更改,也無法詢問到每位客人的意願。只能快速決定,希望得到大部分客人的認同與諒解。」
劉曉寧很有感觸的表示,臺灣郵輪市場逐漸受歡迎,相對也帶動旅客素質的提昇與更多的認知,所以旅客的要求對船公司而言,就是個過程,「酸甜苦辣,像生孩子一樣,會有許多的陣痛期,但是有更多人認同郵輪這樣的旅遊方式,以及看見我們的經營與努力,這就值得了。」
伴隨著臺灣郵輪史的發展 與客人一起航向全世界
臺灣郵輪市場和麗星郵輪幾乎是畫上等號,麗星郵輪1997年在臺灣成立分公司,在臺灣郵輪產業辛勤耕耘二十年來,成果輝煌,在亞太郵輪產業獨占鰲頭。劉曉寧感性的說,「伴隨著公司在臺灣的營運,我們很幸運參與臺灣郵輪旅遊的成長史。」
麗星郵輪所屬的母公司「雲頂香港」,近年來集團郵輪業務迅速擴展,於2017年初成立「雲頂郵輪集團」,旗下擁有麗星郵輪、星夢郵輪及水晶郵輪三大品牌。
「麗星郵輪是最入門的選項,收購的水晶郵輪是頂級郵輪的代表,近幾年以河輪系列著稱。在歐洲遊萊茵河或是多瑙河,都是首選;而2015年新創立的星夢郵輪是亞洲郵輪的奢華品牌。」15萬噸的星夢郵輪目前有兩艘,它有142間套房,擁有專屬泳池、健身房和餐廳,比一般旅客多了專屬的禮遇,還有戶外滑索道、5條滑水道等完整設施,「如果臺灣旅客想嚐試不一樣的行程,可以從新加坡搭星夢郵輪去泗水、北峇厘島、蘇美島--等地,做進階的郵輪體驗與感受。」劉曉寧這麼建議著。
「雲頂郵輪和其它國際郵輪最大的差異,就是我們是從亞洲人的思維去設計的,在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臺灣都設有母港;針對樂齡族,我們在船上也貼心以中英文字幕呈現,每位服務人員都可以用中英文溝通。」劉曉寧強調,「這是我們的基本配備,並非特地安排的。在飲食選項,也有臺灣人喜愛的燒餅、油條、豆漿、稀飯,麻辣鍋、鐵板燒----等多元式供應。」
劉曉寧驕傲的表示,其他的國際郵輪是等待亞洲市場越趨成熟,才進來接收遊客;而雲頂郵輪是以亞洲人的市場需求和思維,往外擴張,「我們是帶著客人一路成長,一起走向全世界,去認識更多的行程,開拓更寬廣的視野。」
菸商包船初體驗 與有榮焉
在麗星郵輪任職這麼多年來,最讓劉曉寧印象深刻的就是兩次的包船經驗。2003年,臺灣郵輪市場剛起步,有著努力向上與不服輸性格的劉曉寧,接到一個菸商包船的機會,「客戶對船上安全尤其重視,特別要求與船長逐一做確認,幸運的是,船長願意全力做配合,接受相關安全問題的提問與說明,也實地陪客戶確實地了解各個安全裝置與設備,最後順利獲得客戶的充分信任,把這個任務放心地交給我們。」
而這個菸商招待客人在船上進行新產品發表會,並且設計了施放煙火的橋段,想給客人來個驚喜。但是挑戰來了,船上是嚴禁有明火的,「於是我們就雇一艘煙火船,在公海與郵輪會合,我還去上了氣象課,算出最適合煙火施放的區域。當天不巧活動前還下了場雨,幸好雨勢不大,大伙兒虛驚一場。」
劉曉寧很有心得的說,「想要成就一樁美事,真的是要天時地利人合。」最後的完美呈現,也讓劉曉寧與有榮焉,「這個經驗讓我學習到,凡事遇到問題就是面對它,唯有勇敢面對,才知道自己有沒有能力完成它。」
宗教包船 挑戰性十足
另一個宗教包船的行程,五年內連續包船三次,也証明了劉曉寧的協調與整合能力。「這個宗教包船主要是環繞臺灣一周,為海上生靈做祈福儀式。這趟三天兩夜的行程,從航線申請、通關登船到餐飲料理,都是難題。」
「他們要繞臺灣一周,我們是國際郵輪,得特別去申請航線;他們不需要船上的任何娛樂設施,而且是全員吃素,但是外國廚師做的素食又不合師父們的口味。我很感謝船上的專業廚師,願意下船去品嚐好幾家臺灣專業的素食料理,再從客人的需求,努力做出客人想要的味道。」
劉曉寧回憶著說,「這個法會,有男眾女眾,安排房間要儘量區隔清楚。不少人沒有護照,幸好這算是國內航線,用身分證、健保卡或受戒證都行,但是訂位時,名單也很亂,每位師父都有法號,和真實姓名很難搭在一起,搞得旅行社登船前,三天沒睡覺;下船時,我們工作人員也是一陣混亂。」
「他們做完法會,會將食物往海裏丟,甚至有些法器也往外扔,我很害怕違反公司規定,整個活動搞得我好緊張。」劉曉寧說,船上不能有明火,也不能點香,但有些人還是沒照規矩來,她一直覺得自己在救火的感覺;「活動當時有個颱風預報會穿過臺灣,幸好又轉向了,我記得最後一天,風很大但船不晃,而就在活動結束後,雨就下了。師父說,法事做完可以下一場雨,是最圓滿的。」經歷這些波折,最後完美達成任務,劉曉寧鬆了一大口氣,她笑著說,「著實挺有成就感呢!」
落實在地食材的補給 建立完整制度把關品質
這些年郵輪旅遊的興盛,相關產業的商機,應運而生,尤其基隆、高雄這兩大母港的啟動;聊到這個話題,劉曉寧說,「站在一個臺灣人的立場,我認為政府與相關單位真要給雲頂郵輪一個鼓勵與嘉獎。我在雲頂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做採購,雲頂郵輪從1997年進駐臺灣至今,都是做在地採購,魚、肉、蔬菜、水果都是臺灣取得,一路堅持用臺灣本土的食材,當作郵輪靠港的補給,這其中,我們創造了臺灣很多的就業機會。」
但是這一路走來,劉曉寧卻語重心長表示,「我們更希望相關單位,可以設立一個完整的制度幫我們把關,讓食材有一定的品質,價格也有一定的標準,這樣可以讓原產地的小農有更多元的管道,讓他們辛苦栽種的食材充分利用;從船公司的立場,也可以安心採用最好最新鮮的當地食材,達到雙贏的局面。」
觀光硬體設施的提升 成就更完善的母港條件
郵輪產業的蓬勃發展,所帶動的經濟鏈,商機可觀,劉曉寧也以一個在台經營郵輪產業多年的船公司的角度,建議相關單位要創造更大的郵輪產業經濟,應該從許多基本面做改善,
「船上的補給之外,就觀光面而言,提升服務旅客的軟硬體設備是當務之急。」劉曉寧說,不少旅客會開車的,他們下了港口,想來個自由行,港口附近有多少的停車場?想去基隆夜市逛逛,行李可以放哪兒?計程車的品質如何讓旅客放心----等,這些設施可以更完善,才能達到外國旅客感受到的友善程度,這也會是吸引旅客想灣靠臺灣的一大誘因。
2015年臺灣躍升亞洲郵輪第二大市場,也呼應有更多旅客往返北高兩大母港,「代表著一個國家的門面,我們應該更積極改善不足的設備,加速旅客通關或退稅服務,以建構更友善的旅遊環境。」劉曉寧委婉表示,基隆港腹地較小,來個4、5000人的大型郵輪,就會造成大排長龍的冏境,她覺得相關單位可以針對這部分,有願景、有計畫的做些改善,「誠如我先前強調的,母港經濟鏈建立良好的制度做好把關,政府也可以徵收費用,來成就一個更完善的母港環境,對旅客和船公司都是良性循環。」
劉曉寧也談到臺灣的天候狀況,尤其是颱風季節有很多的變數,「相關單位可否協助郵輪公司,找一個公信單位提供氣候狀況,並且有配套措施來設立開港、閉港基準,讓消費者也有個標準,了解有些天候不佳的狀況是無法避免的,「如果嚇跑船公司,就沒有人要來臺灣做母港了!」剛處理完罷船事件的劉曉寧,莞爾的強調著。
足跡踏遍許多國家,也認識許多碼頭,劉曉寧有感而發:「臺灣的港口在早期設備是很完善的,但近幾年已經落後很多,我們得加油,要迎頭趕上。而現階段把母港的郵輪市場經營地更成熟,是最重要的。」
為善不落人後 義賣活動捐作愛心
在亞太地區努力深耕二十五年的雲頂郵輪集團,為了感恩消費者一路的支持,每年聖誕節都會在船上安排魔術師和各個表演團體與旅客們同歡,並在現場做玩偶的義賣,義賣金額全數捐給「心路文教基金會」,「我們也會請魔術師和表演團體利用靠港的休息日,帶著禮物、糖果到基金會去和小朋友同樂,船上的工作人員都很樂意參與這項很有意義的活動,也趁此機會回饋支持雲頂郵輪的朋友們。」劉曉寧希望可以拋磚引玉,用這微薄的心意化成大愛,讓更多人感受到這份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