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垣港 護生態發展觀光
石垣市主要係由石垣島構成,石垣島為日本琉球列島的八重山群島之一,其面積為222.6平方公里,總人口數約4.7萬人,是沖繩縣內僅次於沖繩島和西表島的第三大島。石垣港(いしがきこう),是市內的重要港口,也是八重山群島的中心港,既是物資聚散地的港灣,也是作為從沖繩與日本各地之間旅客往返的據點。
石垣市主要係由石垣島構成,石垣島為日本琉球列島的八重山群島之一,其面積為222.6平方公里,總人口數約4.7萬人,是沖繩縣內僅次於沖繩島和西表島的第三大島。石垣港(いしがきこう),是市內的重要港口,也是八重山群島的中心港,既是物資聚散地的港灣,也是作為從沖繩與日本各地之間旅客往返的據點。
石垣的產業發展相當多元。農業,是石垣市之基礎產業,主要產物包括甘蔗、鳳梨、煙葉。畜產業興盛,也因石垣牛(是指在日本沖繩縣石垣市及八重山郡竹富町、與那國町出産的黑毛和牛品種)聲名遠播,已成為當地的特色產業。
又因位處樞紐,石垣港也是八重山地區的工業活動中心。因謀圖振興農、牧業、大興土木,建造水庫,實施土地改良事業,整理畜產產業,石垣市已是沖繩縣農工畜產的重鎮。
近年來,海島度假興起,擁有絕佳的自然美景與原始生態的石垣島快速竄紅。據日本觀光局統計,2017年臺灣赴日旅客456.4萬人次,創歷史新高,是排名第三的主要國家。旅遊熱點中,又以第三名的沖繩的崛起最為明顯。同時,根據旅遊集團Club Med於2017年的調查指出,石垣島是臺灣旅客最愛的海島度假地首選。由此可知,觀光業儼然成為石垣市,甚至沖繩縣目前的經濟命脈。
以港口為交換基地的重要樞紐
因為石垣港是八重山群島的產業中心,故建築房屋等的材料,電力來源的重油、汽車燃料的石油…等用品的運輸,均需仰賴石垣港轉運至各個偏遠島嶼。在日常生活中,也是以港口作為交換基地。
當客船返航時,天候不佳的颱風或暴風雨時,會有取消船班的狀況。便出現生活物資補給中斷的問題。故石垣港陸續擴建偏遠島嶼碼頭,改善船舶的規模和運輸方式,以實現大量貨物運輸的功能,穩定供應八重山遠島地區提供生活所需。根據石垣港網站,港區發展的中期策略包括:
為因應對不斷增加的乘客,加強客運設施,設立碼頭,整合偏遠島嶼和主島的常規渡輪,停止客貨混合,成為兼顧安全和便捷的港口。
提供市民可以輕鬆使用的親水空間,修繕人造沙灘,提供可以同時滿足市民和遊客的遊憩空間。
以成為國際旅遊基地為目標,參與多樣化郵輪巡航網絡,持續興建立大型國際客運所需之硬體設施。
與臺灣經貿往來淵源深厚
雖然石垣島屬於沖繩縣,但距離沖繩縣廳所在地的那霸市有410公里的距離,離東京更是有近2,000公里的距離。對於日本人來說,整個沖繩縣更像自成一格的世界,更別說距離沖繩還有一小時飛行時間的石垣島。在地理上,石垣港距離臺灣只有270公里,反倒更為親近。
事實上,石垣島與臺灣有著密切的歷史人文及產業連結。日據時代,日本當局因開設了臺灣與日本內地連結的航線,石垣島擔起了臺日往來間樞紐的任務,與臺灣的貿易往來變得相當頻繁。
1930年代,有大量的臺灣中部移民,來到石垣島墾植,他們帶來鳳梨與製造鳳梨罐頭的栽植技術,和可以幫忙農作的水牛。也因此,市垣市4.7萬人口中,有3千人是臺灣移民後代。全市最大的7間青果戶當中,有5戶是臺灣人。臺灣移民帶來的經驗與技術,成就了現在極具代表性的農產「鳳梨」與「黑糖(甘蔗)」。
跨海而來的不僅是臺灣人、臺灣的農作物,甚至包括文化信仰。臺灣人民敬仰的土地公則是凝聚石垣島臺灣人的共通信仰。在島上,並沒有土地公廟,因為土地公是輪流供奉於臺灣人的家中。從景觀、文化、歷史來看,臺灣與石垣更是一家親,而花蓮港與石垣港也成了親上加親的姊妹港。
上下一心的海洋生態維護策略
有別於貨物運輸為主的重要港口,擁有全長一百四十公里海岸線的石垣港還有一項值得借鏡的成就,即是對於海洋生態的極力維護。這不僅是基於觀光產業之需求,也是島民對大海的一份承諾。
溫暖的黑潮終年圍繞石垣,滋養著壯麗珊瑚礁群,但1990年代至今,石垣島的漁獲量快速下降,幾乎減少了一半。為因應海洋生態的變化,沖繩縣政府職員每天在八重山漁協拍賣市場拍賣開始前進行漁獲調查,仔細測量每隻魚的長度,紀錄品種,這樣的工作已經持續了十年。
八重山漁協目前有300位漁民成員,漁協青年部花了心力,印製宣傳品,和漁民溝通,也會檢查每天的漁獲,如果有違反規定的行為,罰金是當日漁獲量的五倍。2007年,漁協公布第一階段管理方案,針對12種魚類實施體長限制,漁民不能捕捉體型過小的魚。2008年,他們進一步實施第二階段管理措施。在石垣島和西表島間的石西礁湖中劃設禁漁區,每年4月1日到6月30日的產卵期,全面禁止入內捕魚。
生態維護的另一個重點,即是守護日本最大的珊瑚礁!
沖繩石垣島海面下的美麗珊瑚景色,吸引無數觀光客慕名而來,但這片水中美景,正在逐漸變調。石垣島海域的「石西礁湖」是全日本最大的珊瑚礁,日本環境省於2016年間,進行的生態進行調查發現,幾近97%的珊瑚,已經出現白化的現象。石垣港當局積極將珊瑚移植到新港區域的淺水區域,並盡可能地降低在擴建施工過程中產生的環境負荷因子。
當地居民更自發性的制定「白保憲章」,發起在石垣島農地周圍,種植月桃和芭蕉做為綠帶的行動,希望能減緩紅土流失速度,以減少對珊瑚礁的影響。並且成立非營利組織,持續在白保海域進行觀測和調查。
珊瑚礁的復育成果雖未顯現,但守護海洋生態的工作刻不容緩。無論是日本或是臺灣,在開發與生態之間如何取得平衡?在觀光收益與居民權益之間該如何權衡?是石垣港與花蓮港都需要面對的共同的課題。
石垣港基本資訊:
日本最南端的重要港灣。
石垣市與宜蘭縣蘇澳鎮1995年締結姐妹市。
與臺灣的花蓮港2001年10月25日締盟為姐妹港。
為八重山群島物資聚散地的港灣,也是沖繩與日本各地之間旅客往返的據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