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航港大未來

臺灣港群108年8月號 2019-08-05
如何迎向未來

如何迎向未來

臺灣港務股份有限公司前董事長吳盟分

  • 瀏覽人次 : 259
  • 編稿:編輯室
  • 紀錄整理:馬千惠、鄭凱文

臺灣港務高雄分公司與中華海運研究協會會合辦108年海運精英講堂「航港產業的大未來」,邀請臺灣港務公司歷任董事長、總經理主講,以具前瞻性與全面性的高度談航運及港埠的經營與未來發展趨勢,本刊編輯室與高雄港務分公司特別彙整編輯講堂中精彩內容。

主講人:中華顧問工程司前董事長吳盟分 

重要經歷:臺灣港務公司董事長、交通部常務次長、交通部公路總局局長、南部科學工業園區管理局副局長、交通大學交通運輸碩士

這個講堂邀請了許多在航運港務界的前輩們與專精人士,在講航運和港務之外,我思考是否可能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從港務公司,或者個人、家庭,應該如何去看待未來的事情,然後我們也應該如何讓工作、讓自己的生活,讓自己過得更快樂一點,或者有機會可以做到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


From The Beginning 勇敢探索也許知道或未知的未來

工作人口越來越少
根據107年2月官方統計,台灣有23,571,408人,現在每位是當中的一位。但未來的台灣是甚麼模樣?事實上正面臨老化,106年已邁入高齡社會,預計114年邁入超高齡社會,20%以上人口是65歲以上。老化嚴重比例高的是雲林、嘉義、澎湖,年輕人往新北市、桃園縣、台中市等地外移,目前城鄉的發展狀況。老化的結果即是工作人口越來越少,106年時18歲與65歲以上比例是5.5:1,八年後變成26歲與65歲以上比例是3.2:1,到了145年是56歲與65歲以上比例是1.4:1,生產的人越來越少,需要被養的人變多。

Millennials/Generation Y
2000年以後出生的千禧世代,最熟悉的就是社群媒體、網路,例如Facebook、Tinder、Instagram,當中不斷的有一些價值創造,這個就是需要去了解現在的網路世代,在虛擬及真實的世界各種活動來說會跟以前完全不一樣,現在沒有帶錢或是鑰匙都沒有關係,可是沒有帶手機那大概就失聯了,我們沒有辦法分離實體和虛擬。

2030年75%的勞動力,都是由千禧世代來主導整個生產力狀況,使用「物聯網」(IoT)超過行動電話,主要推動者跟使用著2020年將超過208億個裝置。物聯網指的是每個東西都能夠互享通訊,例如說只要手機按一按家裡的冷氣就會打開、家中有沒有人入侵、寵物有無正常飲食都可以知道。物聯網的世代生活不只是跟人溝通,還要與物體溝通。港務公司服務的航商、貨櫃、船和供應商、引水人,如果把物聯網的裝置結合後,它會帶來甚麼新服務的可能?    

兩岸經濟比較
回顧1990年時台灣GDP是1700億,大陸3879億,但到了2016年時開始出現很大對比,大陸每年GDP成長是6~7%,台灣僅是1~2%,從2.28倍變21.1倍。在北京平均月薪達4.6萬元已超過台北4.35萬,同時上海、青島、大連、天津、廣州、香港,沿岸的港口全都發展起來,二十年前,上海、大連或是天津都來到高雄港取經,那現在呢?

      
但高雄還是擁有機會,那機會是什麼?港務公司必須要去看清整個客觀的環境,還有未來需要如何去努力。雖然台灣所得不是很高,但物價也不是太高,且有文化及人情味。2018年全球最快樂的排行榜第一名芬蘭,依序是挪威、丹麥、冰島、瑞士、荷蘭,都是在歐洲,尤其是北歐,經濟規模、經濟體都不大。台灣從2017年的33名提升到2018年的26名,是亞洲的第一,比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日本、韓國、香港、中國都還要讓人感覺到幸福。有一句話說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和善、寬容、有禮貌、很熱情。

The Learning

人工智能出現 摩爾定律退場?
要怎麼去學習?從未來老化、經濟區域這些議題來說,我們面臨這些狀況都準備好了嗎?現在的世界是虛擬跟真實整合的世界,除了人跟人間的互動,還有線上的互動,造成這些技術上發展的可能,基本還是摩爾定律(Moore’s Law)。摩爾定律是英特爾(Intel)名譽董事長Gordo.Moore提出,半導體可容納的晶體管的數目,每兩年就會增加一倍,性能也將提升一倍,但是價格會降一半。

2000年以前技術發展始終緩慢,但半導體發明後發展往上快速竄升,現在所處的世界是人類有史以來發展最快速的,充滿著各種可能。而我們港務服務、家庭生活,應該充滿怎麼樣的可能,面對這些可能,應該要怎麼充實、學習、準備自己?

現在大概沒有人不知道「人工智能(AI)」,AI出現後摩爾定律會退場嗎?Intel資深微技術影專家說,會希望能將摩爾定律傳承火炬到人工智能,使人工智能成為指引半導體產業未來的一盞明燈。IBM John Kelly三世自己經歷過摩爾定律的早期階段,但是他認為現在發生的一些事情將真正改變世界,這都與AI有關,將帶來五十年或更長久的技術創新,並推動半導體產業繼續向前發展。換句話說,技術的進步是絕對停不下來。

現在中國大陸上海、青島、廈門,乃至於新加坡正做的第三個6500萬TEU港口,都將引進全自動化的碼頭。目前吊裝技術每個小時大概只有32櫃的操作量,半自動化可以到達45,雖還有技術上的差異,但是發展是停不下來。加上工作人力越來越少,越來越少人會去開卡車,所以中國大陸17億人口的國家在碼頭推動全自動化,台灣沒有道理不去思考這些事情。

創意與效率 顛覆傳統通訊市場
自動駕駛是在撞到物體前零點一秒煞車,運用雲端運算反應,從感知到決策再到控制。但所有路口即時發生的問題,如果由雲端做好運算後再回送,過程會產生誤差,就易導致撞車事件,自動駕駛就需要更強的邊際運算,5G應用能使這些裝置效能運用更加完善。

至於海運,現在的無人船大概是挪威在發展,慢慢的越做越大,而且在海上面的航線、航路是比陸地上單純的,所以應用的時代會更快來臨,那海運的無人船、碼頭自動化,我們怎麼樣去迎接這個未來?

用創意顛覆傳統的通訊市場,Wechat、LINE、Whatsapp、Telegram、Messenger,行動網路普及與高速,讓網路通訊不再僅限於文字,透過高速網路傳遞語音與影像訊息已成為生活日常,沒有網路就難以生活,使得傳統行動通訊商語音收入大幅下降。

工業4.0進行式
蒸汽機發明、水力代替手工勞動,是第一階段的工業化,然後二十世紀初期第二次工業革命,電力使用得以大量生產促進經濟發展,同時汽車進入我們的生活當中。到了1960年代第三次工業革命,機器人達成自動化生產,以降低汽車及電子設備成本,從一部超級電腦大小是一個房間大,到現在的自動駕駛中每台車都是一部超級電腦,這是非常大的改變。第四次工業革命,手機、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還有雲端邊際運算,使得未來的應用才真正被看見。

工業革命也對人類帶來了影響,西元1760~1840年,工業1.0發明蒸汽引擎、鐵路設施;工業2.0引入電力設備生產線,大量生產、擴充產量;工業3.0資訊化、自動化,半導體、個人電腦,網際網路技術;到了工業4.0,數位的智慧生活將成為主流,所有的生活都在手機運用上。人工智慧物聯網(AIoT)正在急速擴大,物聯網的發展終究會走到高年期,必須要用一個平台技術來帶第二波發展,等到2020年後,更需要「領域別」解決方案整合,也就是說港務是一個領域,當中有環保、貨運、物流、資金流、訊息流,都在這個領域中整合在一起,利用區塊鏈可即時的分享所有貨物流動、保險還有資金的到位等,確保效率。


The Future未來的世界

Linking the Future
我們怎麼跟未來的世界去連結,人工智能(AI)、大數據、區塊鏈、無人載具,迎向未來的智慧生活,這是整個將來智慧城市的治理。人工智慧發展歷程中基礎是由人跟產品、平台、夥伴關係、政策,這些優先事項來影響整個人工智能發展,在這個過程中產生很多有名企業,包括CISCO、IBM、蘋果、Sun、Sprint等。到了2000至2015年時,就開始有了APP的運用跟行動通訊的演化,這個時候產生了Amazon、Facebook、Google。

2016年第三波變成物聯網的Internet everything,所有無限可能的連結,產生多樣可能,像是自動駕駛車上的雷達和攝影機,要去看到所有的標線、標誌,這些影像吸收進來後,將資料去做運算,然後產生一個決策,都是要大量運算、資料、人工智能演算法,才能達成。智慧型手機到物聯網、大數據、機器學習、人工智能跟開源,很多東西都是需要開源的軟體,加上雲端運算跟邊際運算,跟這些市場的評估,會產生哪些未來的公司,也是我們未來各種服務的機會。

世界第一的圍棋手2017年被AlphaGo打敗,AlphaGo是由預先提供歷史棋局,運用神經網路的技術,進行深度的機器學習以後,在2015年擊敗兩段的棋士,經過兩年學習後打敗世界第一棋士柯潔。人類以為AlphaGo已經很厲害,沒想到AlphaGo Zero不靠AlphaGo的學習資料也不需圍棋知識,只靠幾個基本的規則起始狀態,經由自我對弈進行學習演算,三天就超越AlphaGo,證明技術的發展沒有限制。但它仍然屬於所謂的弱AI,弱AI就是在一個棋譜上面他可以擊敗一個敵手,可是強AI是除了下棋以外,也會做音樂、畫畫、寫信,會分析乳房上面有無病變的可能,在全世界一直往前走的時候,我們的服務和商業模式是不是應該要去思考,如何迎接這個未來。

人工智慧應用
在科技發展觀測平台的分析中,人工智能的商業價值判斷有決策的輔助,帶領人、智慧產品、自動執行,這裡面屬於決策協助的商機為44%,屬於帶領人24%,屬於智慧產品13%,自動執行19%,包括大量自動執行還有專家決策,像我們去銀行貸款它會根據你的社會經濟資料去評估該不該貸款給你、貸多少錢給你;又像是現在很多人手機有Siri,它會詢問你需要什麼服務並回答,這就是一個人工智能。

當中也提到成本受益的預測、異常偵測,像中國大陸人臉辨識可以抓到扒手,它如何做到的?即是運用了CTV在捷運站觀測,當它偵測到有人行為異常,人臉辨識分析演算,之後警察跟上查看就馬上抓到扒手了。台南市以前抓贓車是警察拿著PDA沿路按照號碼比對,現在一部警車兩邊四個攝影機沿路搜尋車牌號碼,馬上與贓車資料庫連結,就知道哪一部是贓車。這樣的人工智能運用在港口上會是如何?我們港口也有很多CTV,以後港警的工作或許會更輕鬆。

Big data + Smart city
邁向智慧城市的第一哩路:城市基礎建設的打造。未來的5G跟智慧城市的運用,包括提高市民的生活品質,決策方案、環保、信息、移動、水、資源、垃圾、自然資源等。

智慧路燈網絡是利用路燈IoT物聯網管理平台蒐集數據資訊,包括盜竊偵測、偷倒垃圾監控、洪水監測與警告、坑洞檢查、智能路燈控制,提供城市各級單位做研究使用,需求單位可透過申請取得去識別化大數據資料,例如青埔智慧路燈示範場域。

智慧的防洪防災、智慧的醫療、遠端的智慧照護,5G運用後,在台東的醫院可以跟台北榮總醫師一起透過雲端影像及偵測,幫忙做手術,大幅提升地區的醫療。包括社群媒體的系統跟大數據應用,有很多行業的風險管理、法規遵循、廣告及客服,像美國許多客服中心都是在印度提供服務,甚至還有機器人在輔助,簡單的問題機器人可以解決,而且讓你不會感覺到它非真人服務。那站在無人船的角度,無人船上面沒有人,要如何跟它溝通,就是要靠訊息,所以這些事就是我們要先做好準備的。

       
中華顧問工程司用大數據來做交通安全評估,發現台東肇事死亡率(20.5%)比台北高(3.1%),台北死亡率最低而最高的是台東。台東人口不多車速很快,相反的台北人口很多但車速不快,由此知道如何改善交通安全,把城市發生肇事熱點標示出來,再針對分析去做交通安全改善計畫。在一個城市裡面發生肇事次數、嚴重性,可以圖像化針對地方做改善,運用大數據跟人工智能演算的機器學習來幫助市民提升生活品質。港區安全我們如何借助這些大數據跟偵測系統及物聯網的數據,來提升作業效率?

區塊鏈 Block Chain
區塊鏈是一個去中心化彼此共享,區塊人工智能假設結合起來,變成一個飛機的翅膀一樣,一個是演算法,一個是資訊的散佈快速,它的安全性、獨立性、開放性、匿名性,有很多存儲、驗證、交流、傳遞的技術方案,這個應用如果可以把物聯網的偵測系統結合遊覽車,那觀看司機是否疲勞,然後把偵測結果反應給公司,讓所有用車的人知道這部遊覽車的安全性。都是可以藉由區塊鏈來做的,又如杜拜2020年發行數位的護照可快速通關。

無人載具 
未來沒有人在車上,車內的空間就可以做許多應用,餐車服務、辦公室分享、共乘,都是對未來自駕車的想像,導入後這對未來的生活將會如何影響?大概在未來的五到十年,一定會變成我們生活的一部分,碼頭上的全面自動化是比自駕車更單純的,碼頭比起陸地是更空曠的區域,碼頭僅有貨櫃的吊裝,所以碼頭當然可以迎向自動化的未來,重點是要去投資。

港口裝卸從機械取代工人肩挑手提,再到智慧碼頭實現自動化操作,近年來碼頭作業從勞力密集行業逐漸轉向科技密集型,自動化碼頭可實現24小時作業,透過遠端操控、自動操控,不僅碼頭效率比以往有「質」的提升,更能實現二氧化碳排放下降10%以上,讓港口更綠色、高效,讓碼頭工作更安全、人性化,在科技創新帶動下,航港經濟未來發展或許將越來越出乎意料。目前無人自動最高境界是洋山自動化碼頭,大腦TOS是全自動化碼頭智能生產管理控制系統,與勞力密集型傳統貨櫃碼頭相比,洋山4期的勞動成本降低70%,而生產效率提高30%。

智慧城市
人工智慧已經逐漸滲透於交通運輸、醫療、購物、電力管理、營建工程等各個領域中,智慧城市不僅僅是物聯網、雲端運算等新一代資訊科技的應用,更重要的是透過面向知識社會的創新2.0方法論應用,建構用戶創新、開放創新、大眾創新、協同創新為特徵的都市可持續創新生態。


How to do?

面對未來,如何培養自我能力?從學習、溝通、思辨與執行來說。有個華人叫做江振誠,是一位華人米其林餐廳主廚,對於什麼是創新?江振誠說創新是一個Better Solution,不是天馬行空,而是一個較好的解決方案,就是比原來更好而且做得到的。

智慧城市要來幫我們做創新,就是我們已經做得到,但是還可以做得更好、更省錢、更省力、做更多,這些應用就出來了。那我們怎麼做,就是如何培養自我能力,沒有做不到的只有沒有想到的,不可能的事變成可能之事。

《世界是平的》提到,只要有網路、雄心,不管在何處都不會被邊緣化,小蝦米也可跟大鯨魚平起平坐,在家裡也可以有個工作室去跟全世界各大公司做生意,重點是你要提供一個Better Solution,你幫那個大公司提供更好的解決方案,是你有的而且做得到的。

我們要如何培養?不斷的學習、好好的溝通、獨立思考,要能夠去執行,只有自己走過才可以體會沿途的風景,大家可以看到學習、溝通、思辨、執行,學習到處都有,花時間來看一些別人有趣的想法,看看來二十年的可能或是跟專業人士學習。

像TED演講、Master Class、中華顧問工程司的教育頻道等,溝通從語言開始,多一種語言多一個能力,特別學Coding對未來沒有壞處,港務公司也有幫鄰近的國中小學Coding。「態度、同理心」能夠從對方的角度來看事情,包括寫作的語言及肢體語言。「思辨」是What’s the right thing to do? 摘錄自天下雜誌中,關於思辨是建立在事事關心的國際視野上,應有即知即行的態度;培養公共視野,辯證社會最高宗旨;我可能變成弱勢,我希望別人如何對待我?培養溝通與協商能力,釐清責任與權利。

創新的心態是從re-define開始,not only re-design,重新定義而不是重新設計,重新定義會帶給你更多、更好的解決方案,更豐富有附加價值的解剖。執行就是要不斷的溝通再溝通,協調、反饋、責任、決心,絕不能放棄,初生之犢不怕死,我們不要忘記我們的初心,不要坐井觀天,要不斷去問為什麼,很多事都很困難,但你可以給自己一個聲音說,如果不是那麼困難就不需要你了,就是因為是你才可以讓這些困難得到解決方法,永遠要對自己有信心。執行力就是競爭力,團體作戰時代的來臨,「溝通」群策群力集思廣益、「協調」資源集中戰力、「反饋」大數據的應用、「責任」是同理心、「決心」不斷修正錯誤永不放棄今天。

Vision and Open mind,莫坐井觀天!不管是基層、副總或是總經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難題,但是不要放棄自己,馬雲說很多看機遇的四個階段,第一就是看不見,第二是看不起,第三是看不懂,第四是來不及。善用:

1.     人 Who(why this country or the player?)

2.     事 How(why this approach?)

3.     時When(why now not then?)

4.     地Where(why here not there?)

5.     物What’s next and what are the potential impacts?

以上問題來問自己,幫助釐清和分析。創業,你的心態準備好了嗎?馬雲說,今天很殘酷,明天更殘酷,後天很美好,但大部分的人死在明天晚上,所以每個人都不要放棄今天,不要只會說別人的錯,只有這樣你永遠不會成功。有人跟馬雲說他很有遠見,馬雲卻回答十五年前哪有什麼遠見,都是一直修正、修改過來的。履歷、學歷當然很重要但是熱心、熱於幫助別人的解決問題的態度跟能力,才是確保能夠積極向上突破的關鍵,創業要找一個能扎根的地方,台灣創業的環境很好,高雄港未來還是有機會進入前十名。


Then

2010年我在毛部長面前說要把淡江大橋蓋起來,讓它成為全台灣的地標,因為飛機降落、起飛桃園機場一定會經過淡水河上方,都會看到這座橋。這座橋是由Zaha Hadid設計,單跨不對稱的一座橋,本來許多人反對會破壞夕陽,我說蓋一座橋跟夕陽可以相互呼應,成為另一個淡水美景,最後真的完成要蓋了。一個人在一個位子上有決心要做一件事情,要經過後面很多人的努力。

希望就由剛剛的思考跟大家共同學習,可以一起來迎接美好的未來。


  • 喜歡此專欄請按讚11

返回列表
status
資料處理中,請稍候...資料處理中,請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