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航港視界
臺灣港群108年11月號 2019-11-05
公路、鐵路併設上開型Rethe橋梁成漢堡港新命脈

公路、鐵路併設 上開型Rethe橋梁成漢堡港新命脈

  • 瀏覽人次:191
  • 撰稿:潘文元

漢堡港務局(Hamburg Port Authority , HPA)在2017年底,完成新建開啟全線,有港埠命脈之橋譽銜的「雷特」的一座橋梁,可供列車、汽車通行並且可以朝上張開,全歐洲型體最大的開合式(bascule type)鋼構橋梁...

漢堡是德國最大港全世界擁有最多橋梁的都會

若問舉世橋梁最多的城市,不少人常會聯想到以「水都」著稱的義大利威尼斯或泰國曼谷,或是城址地勢趨低、城內運河密布的荷蘭阿姆斯特丹…,然而真正的答案卻是位於德國的漢堡市,包括城郊邊區在內的郡鎮,「大漢堡市」共有2,400餘座的大小橋梁。之所會有如此忒多的橋梁,和城內擁有甚多條縱橫密布的河道(含運河),以及擁有全德國最大的港埠,有極為深切的關係。

漢堡全稱為「漢堡漢薩自由市」(德語Hamburg,全稱為Freie und Hansestadt Hamburg),位於德國北部,擁有近達180萬的人口(若包含周圍郡鎮併計,合約275萬人;而若以市中心向四周廣推至方圓25公里內的整個大漢堡都會區及衛星城市群,則共擁有近約500萬的人口,為僅次於首都柏林的德國第二大都會城市與歐洲名列前茅的大城。

漢堡之有如此忒多的人口,除了工商發達以外,自然亦和業務量頗為繁多的國際型港埠坐落於內,同時引來龐多的航貿業務有緜密的連結。從其就業人口的比例而言,漢堡市便有近達13%的工作崗位是和港埠、碼頭暨航貿之職域有關者,如貨物的運輸裝卸、報關,船舶機具的保養維修,乃至對於郵輪旅客的接待…等。

位於易北河(Elbe)出海口的漢堡港,是德國最大的港口,也是歐洲僅次於荷蘭鹿特丹和比利時安特衛普的第三大港口(按裝運貨櫃的數量作排比)。而且又因為漢堡國際機場和眾多陸路幹線在當地交會,漢堡爰又成為歐洲大陸的物流樞紐區。易北河的另條支流--阿斯特河(Alster Fluss),則在漢堡市中心被攔蓄成一個阿斯特人工湖,該座湖泊並係由倫巴第橋為界,被區分為內阿斯特(Binnen Alster)湖和外阿斯特(Außen Alster)湖,環繞前、後兩湖的周旁區域,分別建置有商貿區、豪華的住宅別墅、休閒育樂區。


漢堡商港在2016年內的貨櫃輸送量,已經屆達886萬個標準貨櫃(TEU),並可望2025年前突破1,000萬TEU。現今漢堡港的貨櫃碼頭運營商,主要為“Eurogate"與“HHLA"等業者,以高超的經營機能和裝卸效率維繫著港埠業務的穩固成長。漢堡久來一直被德國各界稱譽為「德意志通往世界的大門」(Die Deutschlands Tür zur Welt),航運貿易上的輝煌成果,也是引來多國紛在漢堡設置有領事館的一大原因。

漢堡距離北海尚有110多公里之遠,但港口航道和碼頭水深仍會受到潮汐的影響,而漢堡應屬於河港或海港,各界對此常有不同的看法,真正受到關切者乃是其港務的運作和日後發展的前景。其港埠和碼頭延伸於河面十分寬闊的易北河,以分布於河道南岸為多,航道水深13~16公尺,可供大型海輪直接從通海的河口處駛臨河岸碼頭邊。

港口係定位為自由港(Freier Port),轉口貿易業務所佔比重極大,計有300餘條的航線和世界各國的主要港口互相通連往來。此外,漢堡在每年5月的首個週末,皆會慶賀其「港口節」(Hafengeburtstag,德文意為港口生日),連年皆會吸引成千上萬的遊客前往同歡。

 

 

漢堡港鳥瞰圖(圖/取自「國際港埠協會」官網)



新雷特為全歐洲最大的開合式鋼構橋梁

漢堡港務局(Hamburg Port Authority , HPA)2017年底,完成新建開啟全線,有港埠命脈之橋譽銜的「雷特」的一座橋梁(德、英文各為Rethebrücke Rethe bridge),可供列車、汽車通行並且可以朝上張開。

這座全歐洲型體最大的開合式(bascule type)鋼構橋梁,是用以連接「大沙爾 港口火車站」(Hohe Schaar hafen Bahnhof)和“Neuhof(德文原意「新地」)大宗貨物碼頭以及“Tollerort(意為「偉浩場地」)貨櫃碼頭的重要脈線,亦是漢堡港區內最重要的基礎設施項目之一。係以之取代早期所建成於1934年的「雷特吊升橋」(Rethe-HubbrückeRethe-Aufzugbrücke,亦有媒體譯為雷特電梯橋),舊橋目前暫未被拆移,未來仍將因其業已功成身退而被移除。

通常,港務機構之建造這類的橋梁,乃是用於調節在橋面上通行的車輛和在橋下通行的輪船之行進,基於當地並無寬闊適中的環境、形勢,以致在建橋時未於橋梁兩地架高「引道」(Ansatz Approach),所以水面和橋面之間並無充裕的空間,兩者的高度差距尚低於船舶高度,每遇大船欲由橋下通行時,只好藉由可朝上拉升或打開橋面的方式,使船舶有足夠的高度或空間,暢然駛越灣澳區。

橋梁閉合時,係供列車行駛其上;反之,當有貨輪行經港灣時即必須開啟橋面,好讓輪船可以順利無阻的經過,不會造成碰撞或擦損。漢堡港務局首席執行官(CEO)--Jens Meier極自豪的表示,「我們當今的現代化基礎設施和各方面的革新,皆已達到創新且優質的里程碑。」

新建的雷特橋可供列車和汽車一起通行於其上,不過是採行分開控制,即列車和汽車各走各的橋面,鐵路和公路的分開通行,當可縮減汽車、卡車在列車行駛時,必須停下等待的漫長時段。在建造過程中,汽車橋面部分是較列車橋面提早近約17個月完成,乃因其列車通行之橋面必須鋪置鐵軌且必須施工的項目較為繁複,故需較長的施工期。

20167月,漢堡港務局已經就施工期較短(工期近約兩年)之公路橋面部分,先行開放通車,作為自港區朝南通往1號高速公路的主要連接路段,兼可作為連通瀕臨南易北河之7號高速公路的「第二個過境點」,每日即約有7,000部車輛行駛於該一先開放行駛的橋面,具有極高效的紓解運輸作用。自2017年底開放使用迄今,每天有近約40個列車班次往來於港口火車站和港內的各個裝卸貨碼頭,成效相當的可觀。

新建落成的橋梁位於舊吊升橋的西邊,長度和重量分別約104.0公尺(橋梁兩端每一張合面各為52公尺)2,800噸,公路路面和鐵路路面各寬14公尺和10公尺,但是於橋梁兩側增設的引道寬度則可寬達64公尺,比舊橋引道僅約44公尺的寬度明顯增加甚多。這座橋可上下開合的橋面,是由兩端各別裝設的液壓操作系統單獨運作,得使港埠中的所有使用者受益,舉國各界皆讚譽這座橋梁是「工程上的傑作」。

可吊升和放下橋面的舊雷特橋,平時係將橋面放下,遇有船舶通行時方可吊升起來,而使船舶可以自在航駛於港灣內,即呈「平常放下」(英稱normal flat)之樣態;新建的雷特橋亦是如此,平時是閉合橋面好讓車輛行駛於兩端,即呈「平常接合」(Normally joined)樣態,俟有船舶通行時再張開橋面好讓其無阻通行,每次張開或關合橋面(上開或下合各計一次)所需時間約莫兩分鐘。

舊雷特橋如遇船舶通過水道而必須操作橋面的開合時刻,船舶和車輛皆需嚴明管制,錯開彼此的使用時間,基本上是視船隻的大小、載重,而在距離橋梁尚有適當距離時,即預先鳴響和閃動燈號,俾有充裕時間得妥善管制橋梁兩端的車輛,以確保各方的安全通行。

 

2017年落成啟用的新雷特上開型橋梁(圖/取自「國際港埠協會」官網)



發揮「海陸聯運」最大效益

在德國境內,大致上係自東南方位朝向西北方位以流動的易北河,在漢堡東南隅的沙爾島區(Schaar Insel)分成南易北河(Süderelbe,河道較寬,單位時間流過之水量亦較多)和北易北河(Norderelbe)兩條河流,並另有多條支流流至港澳區。雷特橋便是跨越靠近南易北河的一條水道,對於發展漢堡港的「海陸聯運」業務有極大的裨益。


建竣於1934年的舊拉升懸吊式雷特橋,在二次大戰期間曾遭盟軍轟炸受損,戰後旋經復建而重新使用,對港區的陸運業務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惟終究因為橋齡老舊,而在其趨近80齡時,由擁有橋梁所有權和管理權的漢堡港務局,考量擇附近地點另建新橋,經過審慎研議後,遂於2011年時決定採用興建可開合橋面,且足令汽車、列車互不干擾,各自行駛於其專用路面的方式,於舊橋旁擇址重造新橋,旋即進行招標延商(註),付諸建設施工,以應振興港埠、發展航貿業務和紓解陸運交通上的多重需求。

欲建造往上方張開橋面構造的橋梁,自然較一般的建造橋梁來得艱難,這座新建成、啟用的橋梁,無疑的是漢堡港整個廣大港埠範圍區內造型最特殊、最具有名氣,同時也是最能發揮陸運功能者,得為漢堡港和全德國帶致更大的交通運輸效益,促進貨暢其流的成效。

 

附註:新建橋梁的設計是由GRASSL建設工程諮詢公司(GRASSL Beratende Ingenieure Bauwesene)和Sellhorn工程公司(Sellhorn Ingenieurgesellschaft)共同著手。施工方面則由專業承造橋梁的Arge-Spätbrücke事業接手,該承造公司是Hochtief 、Bilfinger和Wagner Biro等公司聯合組成的另家合資公司。

  • 喜歡此專欄請按讚10

返回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status
資料處理中,請稍候...資料處理中,請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