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封面故事
臺灣港群108年8月號 2019-08-05
百年基隆港的承先啟後

新舊港區蛻變與重生 之四

百年基隆港的承先啟後

  • 瀏覽人次:744
  • 撰稿:鄭博仁

基隆港舊稱為「雞籠港」或「雞籠灣」,在17世紀時,西班牙人就曾對基隆港進行了部分建設,直到1886年,時任台灣巡撫的劉銘傳才對基隆港有初步的建港規劃。


歷經不同朝代建設 基隆港雛型漸趨完整

 

基隆港舊稱為「雞籠港」或「雞籠灣」,在17世紀時,西班牙人就曾對基隆港進行了部分建設,直到1886年,時任台灣巡撫的劉銘傳才對基隆港有初步的建港規劃,清除掉一些妨礙航行的障礙物外,也完成一座陸海聯運碼頭。基隆港務分公司劉詩宗總經理說,基隆港是天然的灣澳,三面環山,基隆港在荷蘭時期為重要的交易港口,不管是日本往東南亞或是印尼北上的船舶都在基隆港進行交易,經濟活動相當活絡。

1896開發前基隆港鳥瞰圖,基隆港舊港時期港內有兩座小島

圖片來源:基隆港務分公司


1884年7月16日劉銘傳抵達基隆港,15天後爆發了中法戰爭,基隆的煤礦被法軍視為戰艦的動力來源,法軍遠東艦隊司令孤拔將軍將猛烈炮火直指基隆港,加上基隆港的戰略地理條件優越,法軍勢必將其奪下,進一步威脅清廷。前後在基隆共爆發了兩次戰役,並摧毀了無數的堡壘及營房,劉銘傳率兵抵抗,終將法軍擊退,孤拔將軍重傷而逃,最終葬身於澎湖,為了哀悼這場戰役的士兵,基隆在過去的戰場設有法國公墓及民主英雄紀念碑,以追憶歷史往者。

法國公墓及民主紀念碑正面法國公墓及民主紀念碑

圖片來源:基隆港務分公司


直至日治時代,日本政府計劃將基隆港變成臺灣與日本往來的門戶,遂將現代化的概念引入港口建設,全面性的測量港口水深及海洋基礎資料調查,自1899年到1944年間,共完成五期的基隆港建港工程,外港的造船廠、軍港及漁港區等設施也陸續整建完成,當時共有二十幾座倉庫,後因二戰美軍轟炸臺灣各港口,現僅存西二、西三倉庫。西班牙、荷蘭及清朝時期對於基隆港的開發,較屬於基隆港原本天然灣澳的使用,一直到了日本將現代港的觀念帶入,才開啟基隆港的建設之路。


二戰後經濟起飛 歸功於日本的現代化建設

 

經日本的建設之後,基隆港就不是只有單純的糖跟稻米的進出口,慢慢的擴展到雜貨,此時期也是基隆港的經濟也慢慢的起飛。二戰後,經過民國34-40年的復原期,直到民國50-60年代,貨櫃碼頭的建置完成後,開始有貨櫃進來,當時基隆港的貨櫃作業量排名全球第七,隔了兩年高雄才開始有貨櫃作業,國內目前的大航商也都是從基隆港開始發跡。隨著高雄港貨櫃碼頭的完成,基隆港遠洋航線也漸漸轉移到高雄,主要是高雄的後線基地較大,也直接促進高雄港貨櫃作業量的蓬勃發展,曾一度攀升到全球第三。


基隆港

基隆港1899~1906年第一期工程完工,第一艘入港停泊6000噸級「鎌倉丸」其後成為日台定間期輪船。此時基隆港貿易額度已超過原先北部第一大港之淡水港。

資料來源:「認識臺灣回味1895~2000」遠流出版公司


基隆港第二期工程完工

基隆港第二期工程完工,1918年基隆港東岸遙望西三、四號碼頭及牛稠港照片。                               

資料來源:「認識臺灣回味18952000」遠流出版公司


在日治時期的基礎之上,民國60年代為了因應貨櫃的發展,增加建設西岸十幾到三十幾號碼頭,此也包含水泥、油品等雜貨碼頭之需求。當時船舶比較小,基隆港的碼頭還能負荷,但隨著船舶大型化慢慢變為常態時,也萌生了開發深水港的念頭。
基隆港因受限於腹地不足,也曾考慮是否往外海填海造地,交通部運輸研究所便著手進行「基隆深水港可行性評估」,因外海水深超過50米,評估後填海經費過於龐大,以致於政府無法負擔,加上當時技術與工程上也無法支應水深超過50米的開發,就此作罷。但考量仍有大量的貨櫃運輸需求,便開始思考尋找替代方案,臺北港水深只有20幾米,跟高雄比較像,經費也在預算之內,也就成了北部貨櫃基地的首選。

往港群概念發展 相輔相成互蒙其利

 

北部的港口的發展,與其他地方較為不同,高雄港腹地如果不夠,可以一直往外海填,但基隆港無法採此模式,因此基隆港就必須要用「港群」的概念來發展,臺北港、蘇澳港要如何與基隆港搭配,行政院在每五年的整體規劃都會做修正。

基隆港之輔助港1-移山填海的蘇澳港

 

蘇澳港當初為日本為了南進而建的港,基隆港主要進口民生必需品來供應大台北地區的需求,不希望基隆港被炸,因此往東海岸尋找適合建港的地方,就找到了蘇澳,其亦為潛艇的基地,與擁有神風特攻隊的花蓮飛機基地相互搭配合作。1965年政府為因應地方經濟發展的需要,決定把「蘇澳港」建設成小型的商港,興建完成的三座淺水碼頭,可以停靠3000噸級以下的船舶。

到了
1970年,行政院正式核准「蘇澳港」為「基隆港」的輔助港,並開始動工擴建,以移山填海的方式,創造出80萬平方公尺的海埔新生地。這項擴港工程共歷時9年花費近80億元的經費,完成後從此肩負起紓解「基隆港」擁擠船貨、及促進蘭陽地區經濟發展之兩大重要任務。


現有散雜貨碼頭6座、煤碼頭1座、油品碼頭1座、水泥碼頭2座、化學品碼頭2座,進口以煤、燃油、對二甲苯、爐渣、鋼胚等,出口則以水泥、純對二甲苯酸、硫酸鉀等為大宗。

基隆港之輔助港2-貨櫃集散據點的臺北港

 

1993年淡水港築港工程開工,後因政府推動亞太營運中心計畫,亦將淡水港發展定位為基隆國際商港之輔助港,到了1999年淡水港正式更名為臺北港。基隆港的貨櫃作業漸漸移往臺北港後,臺北港整體貨量正逐年提升,除了與民間業者合作的第一貨櫃中心與第二散雜貨中心外,亦持續興建各項港埠設施,逐漸發展成為臺灣北部區域具有遠洋貨櫃航線條件、加值物流中心、海空聯運及綠能環保等功能之港埠,現已為北部貨櫃集散之據點。

在貨櫃作業大部份已移至臺北港後,基隆港在民國90年間,定位也慢慢轉變,客運量漸漸增加,100年之後營運策略以「內客外貨」為主,隨著郵輪靠泊數量逐年升高,臺灣也成為亞洲郵輪旅遊第二高的國家。

基隆港務分公司劉詩宗總經理表示,會啟動這樣的騰籠換鳥策略不單單只是為了郵輪,還牽涉到基隆市的發展,整個內港跟基隆市如同隔壁鄰居,基本上貨櫃車進進出出,對市區道路的交通衝擊太大,因此也不允許這樣的情形發生。近年來環保意識抬頭及水岸都市景觀再造的關係,也導致了「內客外貨」是必要條件,目前也正在著手「東櫃西遷」的作業流程,完成時可提供市民與遊客一個完善的親水空間。


俯瞰基隆港

圖片來源:基隆港務分公司


基隆港務公司公劉詩宗總經理,為採訪團隊解說著基隆港的歷史大小事

  • 喜歡此專欄請按讚6

返回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status
資料處理中,請稍候...資料處理中,請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