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封面故事
臺灣港群108年3月號 2019-03-05
Leaving No One Behind

珍惜藍金價值 之一

Leaving No One Behind

  • 瀏覽人次:285
  • 撰稿:馬千惠

2019年,今年世界水資源日的主題為”Leaving No One Behind”「別拋下任何人(人權和難民)」。即是希望在水資源有限的狀況下,每個人都有權利使用地球上珍貴的水資源。

「水」是人類及動植物生存發展的必需之一,不僅是產業發展與環境保護中不可或缺的有限資源,也直接影響產業經濟結構、社會人文與環境變遷。而水資源短缺是全球都面臨的重大課題,農業、工業和城市對有限的水資源需求日益增長,但同時氣候變化的不確定性與污染的持續,都加速了生活與產業用水的缺水危機。

全球氣候變遷已經成常態,2015年3月27日,聯合國發表最新的水資源報告:2030年人類的水資源將短缺四成,全球至少48個國家、約29億人口將面臨到無水可用的窘境,也讓水資源「藍金」備受關注。

 

世界水資源日  珍惜水權

為加強水資源保護,解決日益嚴峻的水資源問題,透過宣傳來提高大眾對開發和保護水資源的認識,聯合國環境與發展會議中訂定每年3月22日為「世界水資源日」(World Day for Water或World Water Day)。

 

2019年,今年世界水資源日的主題為”Leaving No One Behind”「別拋下任何人(人權和難民)」。即是希望在水資源有限的狀況下,每個人都有權利使用地球上珍貴的水資源。提倡水權的概念中,必須面對使用水量的多寡與分配的問題,想像在未來的某一天缺水、乾旱,或水不夠用時,你將會怎麼做?

 

                                             

2019聯合國世界水資源日概念 (圖片來源 www.worldwaterday.org)



臺灣推動多元化水資源開發

臺灣降雨豐沛,雨水流入河道匯集成台灣流域面積最大之河川--高屏溪,流域面積達3257平方公里,部分雨水則入滲至土壤儲蓄於地底下,形成蘊藏量豐沛的地下水源。但降雨空間分布不均。山區最高大於8000毫米,平原地區最高小於1200毫米;時間分布亦不均枯豐水期差異大於2000毫米。

 

十一月至四月枯水期與五月至十月豐水期的雨量比,北部區域為4:6,中部區域為2:8,南部區域為1:9,雨量差異懸殊,導致枯水期水量無法供應用水之需求,必須透過水庫來蓄豐濟枯以維持供水穩定。而臺灣水庫總有效容量約僅19億立方公尺,每年卻必須供應約43億立方公尺水量,加上近年全球降雨異常加劇,已造成旱澇災害交替頻繁,水文極端現象明顯且強度增高,受災範圍與影響程度均較過去嚴重。

 

2019聯合國世界水資源日概念

2019聯合國世界水資源日概念 (圖片來源 www.worldwaterday.org)

 

 

臺灣地區傳統水源開發,主要包括地面水及地下水水源開發,型態有河川引水、水庫蓄水、攔河堰取水、人工湖、池埤、農地迴歸水、雨水貯留及抽用地下水等,結合生態、親水、滯洪及水源供應等多方式開發,但受限於對環境衝擊較大,且較受氣候、地形及環境變化等因素影響供水穩定性。

 

新興水源開發方式則有

1.海水淡化:台灣四面環海,海水資源不虞匱乏,將海水去鹽淡化利用不受乾旱影響可長期穩定供水,但程序主要為蒸餾及薄膜過濾,須耗費極大電能,是高排碳及高耗能。

2.水再生利用:目前台灣每天約有300萬噸都市污水廠放流水,將其再淨化供洗滌廁所、澆花、洗車等次級用水及產業製造及冷卻用水使用,讓水能多次循環利用。

由於地理環境的特殊性,臺灣的河川短而促,中上游地帶坡降大,且降雨集中於豐水期,導致大量的降水無法下滲並儲存於地下,而直接流至海中。積極提高地表水之儲存效率,以增加水資源之可開發利用量。

臺灣在先天環境限制下,水資源之開發相當不容易,而隨著都市化以及產業發展之實質需求日漸提高,水資源之質與量二者之供應亦須隨之提升。研發多元化的水資源開發方式,尋求不同的替代方案已成當務之急。

 

 


  • 喜歡此專欄請按讚5

返回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status
資料處理中,請稍候...資料處理中,請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