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航港新知
臺灣港群108年2月號 2019-02-01
中美貿易戰

貿易戰新契機-臺自由港區利基

  • 瀏覽人次:431
  • 撰稿:行銷運籌處 簡君蘭 處長張紋英

美國對中國的貿易逆差持續擴大,部分受影響臺商企業或外資原設廠於大陸並出口至美國,現為降低美國高額關稅產生影響可能,將出現「轉單效益」或生產據點移轉現象,造成產業上下游供應鏈重新洗牌的可能性,尤其是臺商在大陸佈點眾多,受影響產業的技術來源很大部分仍皆在臺灣,從而對我國企業的產業分工產生重大的衝擊。


    近幾年,美國對中國的貿易逆差持續擴大,例如自2012年起貿易逆差總額已開始超過3,000億美元,爾後逐年增加,依據美國商務部公布數字,至2017年美中貿易逆差總額達到史上最高金額3,752億美元,中國儼然已成為美國對外貿易逆差最大的國家,並崛起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貨櫃

在此情況下,美國總統川普在2018年初以維護美國平等、國土安全,並指控中國偷竊美國智慧財產商業秘密等原由,依據301條款對中國進口的商品徵收關稅,課稅商品總額達600億美元。而中國其後同樣作出反制措施向美國進口128種商品徵稅,戰爭油然而生…。

 

圖片來源:pixabay

 

貿易戰與臺灣的產業關連

    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公佈對中國課徵關稅的產品清單,範圍涵蓋電子、機械、車輛、自行車、石化、鋼鐵、紡織、工具機、塑膠、螺絲螺帽等。臺灣工業局根據業者反映表示,網通設備、中低階自行車及零組件、工具機零組件等產業,由於臺灣廠商在大陸布局較多,且最終產品多以出口美國為主,是主要受負面影響的產業類別。

供應鏈洗牌對臺的影響

    部分受影響臺商企業或外資原設廠於大陸並出口至美國,現為降低美國高額關稅產生影響可能,將出現「轉單效益」或生產據點移轉現象,造成產業上下游供應鏈重新洗牌的可能性,尤其是臺商在大陸佈點眾多,受影響產業的技術來源很大部分仍皆在臺灣,從而對我國企業的產業分工產生重大的衝擊。

臺自由港區於中美貿易戰之角色

 臺灣港口

圖片來源:港務公司FTZ網站


 

善用「委託加工」模式,創造MIT品牌價值

    根據經濟部國貿局對MIT之認定辦法有三種型式,分別為原料加工或製造後稅則前六碼改變、來臺製造加工之附加價值超過35%,以及特定貨品符合貿易局公告之重要製程(如太陽能電池),只要業者符合其中一種型式即可取得MIT認證。

    此外,自由港區前店後廠委託加工模式係結合自由港區免關稅之前店機制以及臺灣高品質之後廠製造業技術,如科學園區、加工出口區、工業區等,透過委託加工的營運模式,以具競爭力的成本及技術攜手創造產業產值。

    臺灣產業鏈涵蓋產品研發、設計、零組件供應、物流運籌與售後服務等領域,為了降低中美貿易戰的可能影響,企業可透過自由港區「委託加工」模式搭配臺灣的雄厚技術資源,從而創造自身產品獲得「MIT」認證,並提升品牌競爭力。

免稅加值,提升產品競爭力

    貨物進入自由貿易港區,加值後復運出口可免徵關稅、貨物稅、營業稅、推廣貿易服務費及商港服務費等相關稅費,此賦稅優惠成為出口導向型業者之一大利基,企業可透過自貿港區免稅加值模式,從而降低整體營運成本,並提升其競爭優勢。

亞洲門戶樞紐,連結全球貨物網絡

    臺灣位居亞洲地區海空運交通樞紐,北向可連結日、韓,南向銜接東南亞、澳洲,西向可貨進大陸、歐洲、中亞地區,東向可橫跨太平洋到達美洲,在如此絕佳地理樞紐上,來臺自貿港區營運將可同步結合海空運輸,迅速將貨發送至全球,並具有成為全球運籌中心的絕佳效率,可達貨暢其流的效益。

貿易戰盡頭在何時

    2018年9月24日起美國又對貿易規模達2,000億美元的商品課徵10%關稅,並揚言至2019年起會將2,000億美元關稅清單內的商品稅率再度提高到25%,且不排除對所有中國輸美的商品課稅,不斷衝擊市場信心,然國際政治局勢詭譎易變,2018年12月舉辦之G20峰會,美中又決議短暫休兵90天,故誰也無法斷定美中貿易將延燒多久。為強化企業永續經營能力,並維持穩定的商業模式,選擇臺灣自由貿易港區將可為業者提供相關優勢並創造效益。


  • 喜歡此專欄請按讚11

返回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status
資料處理中,請稍候...資料處理中,請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