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夥伴素描
臺灣港群10月號 2018-10-05
鍾英鳳

臺中港務分公司總經理鍾英鳳

不忮不求 挑戰不可能的任務

  • 瀏覽人次:1004
  • 撰稿:馬千惠

自成功大學水利及海洋工程系畢業,當兵退伍後在營造廠、農田水利會等不同單位從事設計與監工,後參加基層特考到歸仁地政事務所從事測量工作。至高雄港務局後,參與高雄港第四貨櫃及立體交叉道的監造,後來到工務組開始從事規劃與設計的工作,包括高雄港第五貨櫃、安平港等設計、施工。另外,高雄港聯外高架道路、旅運大樓和洲際貨櫃一、二期與第二、三、四貨櫃碼頭之改建等重大工程從施工、設計與規劃,一路走來,臺中港務分公司鍾英鳳總經理參與的重大工程建設不計其數。


工程背景 跨域業務與管理 

自成功大學水利及海洋工程系畢業,當兵退伍後在營造廠、農田水利會等不同單位從事設計與監工,後參加基層特考到歸仁地政事務所從事測量工作。至高雄港務局後,參與高雄港第四貨櫃及立體交叉道的監造,後來到工務組開始從事規劃與設計的工作,包括高雄港第五貨櫃、安平港等設計、施工。另外,高雄港聯外高架道路、旅運大樓和洲際貨櫃一、二期與第二、三、四貨櫃碼頭之改建等重大工程從施工、設計與規劃,一路走來,臺中港務分公司鍾英鳳總經理參與的重大工程建設不計其數。

經歷施工、監造、設計與規劃,在工程領域的歷練很完整,成績有目共睹,鍾總經理表示,自己是從基層承辦人慢慢走過來的,回憶新人當時分發到高雄港,「那時候叫我去監工116號碼頭,剛開始對設計圖不熟悉,就親自拿著設計圖到現場去比對,深入了解圖為什麼這樣畫的原因?並一步步跟著現場師傅前輩們虛心請益學習。」

後來開始負責設計後,覺得設計其實脫離不了業務,因為設計不是自己覺得足夠就好,要符合廠商的使用需求,「與其他人較不同的是,我會帶著設計圖去跟使用的廠商去溝通,間接地了解到相關業務,升任管理階層時才能快速適應。接任副總經理開始大量接觸業務方面,各項招商工作,尤其是洲際貨櫃、南星計畫的推動。」

開心啟用

                                                                          首艘國產風電運維船CTV啟用典禮


不斷的挑戰  都盡自己最大的努力

在港務公司完成過許多重大的計畫,有些人會問鍾總經理:「怎麼每份職務,都很多事情跟著你?」鍾總經理笑說,其實是我自己找事情做,只要對的事情去做就好了,每件事都盡最大努力去做。

如鍾總經理從在高雄港當設計科長開始,就建立了完整的圖資系統,是那時候各港口中高雄是第一個做的,大量的圖透過系統整理和數位化,雖然起步艱難,但好的影響是長久深遠的。又如聯外高架搬遷,道路設計不免涉及到拆遷民房,這是很多人不願意碰觸的議題,要優先思考如何減少對社會大眾的影響,並選擇動線對大眾是均好的方案,以減少交通事故的正確心態去做。「當時面臨幾次抗爭的事件,還記得長官也問說不能改路線嗎?雖然我可以畫出無數的路線,但也會有其他人抗議更改,為了堅持對的方案,真的承受了很大的壓力。

「別人常說得知我幸,不得我命;我是相反—得之我命,不得我幸。得與失其實都是相對的,做事只要無愧於心,不忮不求即可。」也因為過去的經驗,鍾總經理分享,如果做每件事都用盡最大的努力,並以開放的心態訓練自己接觸不同領域,從中就會有不同的啟發與感想。「職場生涯的持續學習和與人交流討論,才能讓自己往上提升,而且許多能力都要經過訓練。」喜愛與學界、業界做專業上交流的鍾總經理舉例笑說,自己本身是蠻木訥的人,以前講話沒有幾句就停住了,如果去演講兩個小時,絕對會準備一百多張投影片看圖演講。但透過訓練自己多表達,才能有邏輯的侃侃而談表達想法。
工作之餘,在生活上鍾總經理分享自己喜歡旅行,認為旅行是增廣見聞很好的方式,「旅行不是目的,而是過程。」與家人一起享受旅行的過程,旅途中發生的趣事,往往是最值得回味的地方,而旅行可以體會不同的文化,更是吸引人的地方。

激勵與領導  與同仁是夥伴關係

管理分公司,等於管理整個港,一個港要做的事很多,工程、業務和行政等方面都要接觸,鍾總經理說挑戰極大,但自己也從中學到很多。三年前接任臺中港時,面臨人才、人力均不足的困境下,鍾總經理想著:只有一心帶同仁一起去做,自己不只是單純的領導者,要和同仁以夥伴的關係齊心努力。發展出與業務承辦人、經理、處長等「共同會議」的討論機制,彼此激盪、協力解決問題。並向其他港區學習、拜訪了解廠商的困難和需求,加上主任秘書、港務長、總工程司的協助,現在臺中港已漸漸上軌道。

另外,最重要的是如何去「聆聽員工的聲音」,具體來說是「走動管理」和「目標管理」方式。鍾總經理說:「我把台中港的每個角落都走遍了,常走動才能發現哪些需要改善,或是到辦公室主動關心、與同仁們聊聊近況。」 因為港務公司過去是公務部門,習慣由主管發表建議比較多,要同仁主動仍處於需要再加強的階段。在激勵部分,實務上會對表現良好皆有目共睹的同仁給予升遷機會及獎金。也藉由舉辦多樣化軟性的活動,如臺中港的環境教育課程,就由勞安處找專家介紹港區內的植物,讓同仁體會到原來自己的工作環境這麼美麗,創造認同感,產生向心力。


臺中港離岸風電的挑戰與轉機 
 

臺中港離岸風電的定位在工作船母港,現在是各界聚焦,鍾總經理表示,當時臺中港對離岸風電毫無經驗,而政府給予的任務是提供重件碼頭,但重件碼頭之需求、設計的條件是什麼?臺中港特別去英國、比利時、荷蘭等地多方取經考察,同時離岸風電廠商為要取得組裝碼頭,也不斷與鍾總經理和港務公司同仁們一齊討論,才逐漸了解離岸風電碼頭的需求。所以離岸風電的成長,是經由團隊及不斷學習成長,鍾總經理帶領同仁一齊向前邁進,摸索出屬於臺中港自己的路。

但對離岸風電從不懂到懂、再到不懂、恐懼的情境,離岸風電產業並非一開始所想像的單純,鍾總經理表示,因為離岸風電是高資本、高技術和高風險,針對風電產業中,要思考如何滿足不同業者對碼頭和後線的場地需求,又要考量如何確保公司效益。每家廠商各有不同的機具和操作模式,所以不知道誰說的是正確的,那要提供甚麼樣的碼頭給廠商呢?離岸風電在港口內的功能性生命周期較短,使用港口的時間其實很短,一年中可能只有半年的需求,剛開始是4MV到現在8MV的需求,碼頭的經營模式完全與以往不同。
因此更要審慎、深刻且長遠地思考建設的投入與提撥、調度場地,如何提供最有效即可供長久使用之設施,如兩年前碼頭可能承載力20~30 t/m²就足夠了,但現在需求已經到40~50 t/m²,未來又會怎麼變化呢?而且涉及陸上交通與原來產業的調整,如散雜貨碼頭要轉做離岸風電碼頭,勢必要調整碼頭位置之配置,倉庫拆除與興建均是大工程,財務問題要符合會計與政府規定。
當產業需求變化快速,五年後可能又是不同面貌,傳統散雜貨、貨櫃碼頭與離岸風電碼頭不同,要以十年甚至二十年後為發展思考基準,則又是另項課題。鍾總經理認為,雖然這是挑戰,但也是台中港的轉機,因為臺中港三年前剛開始在各方面的招商不是很容易,離岸風電、未來LNG等業務開展後,反而港區未來可能沒有足夠的土地可開發了。

臺中港務分公司鍾英鳳總經理個人照

                                                                     臺中港務分公司 鍾英鳳總經理於臺中港離岸風電組裝碼頭簽約典禮

逐漸嶄露多元面貌的臺中港

以前對於臺中港的印象不是個適合工作的地方,生活機能較不足。但經過這幾年的轉型,如引進三井OUTLET,附帶的效益是交通-大眾運輸的機能增加了,未來捷運延伸至港區,交通更便捷。

臺中港正盤整碼頭做最有效使用,部分區域要做搬遷,還有以前易散性貨物,容易塵土飛揚的例如煤、砂石、銅土、水泥熟料和矽砂等,現在都要集中管理,並加上引進機械化運作。產生的效益是裝卸效率提升、碼頭能量增加,也空出了碼頭發展離岸風電,為臺中港帶來貨物量,相關的產業也帶進來,正向的循環下,讓臺中港翻轉再創風華。

事實上,臺中港的土地面積是全台灣港口裡面最大的,鍾總經理在思考公司營收來源時,發現需要的是開拓新的業務模式,朝多元方式來發展。除了貨運進出口外,也加入裝卸、倉儲、物流等慢慢地朝向自營方向,未來的新興業務如觀光遊憩、離岸風電、LNG都是正進行的主軸。

鍾總經理認為,只有守成是不會有成長的,尤其世界變動如此快速,守,等於敗退。所以目標有時候也需要浮動的,要隨時間和市場脈動調整。「如同今天來講,兩年前誰也不知道離岸風電會落腳臺中港。」鍾總經理以此勉勵同仁,維持敏銳的觸角,去探尋社會上整個脈動,開拓新的思考,因此保持彈性、伸縮與變化,是很重要的事,在不同領域很多事也一樣道理。」 
動土鍾總經理(左二)參加「樹立台中港」植樹活動

  • 喜歡此專欄請按讚31

返回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status
資料處理中,請稍候...資料處理中,請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