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航港新知
臺灣港群10月號 2018-10-05
台北港貨櫃碼頭

繼Ecoport生態港認證 臺北港首發GPAS綠港

  • 瀏覽人次:803
  • 撰稿:基分臺北港營運處張育甄、處長宋益進

臺北港作為臺灣港群的新興港口在硬體或軟性管理條件上較具備優勢,首發提出GPAS申請,目前已於2018年6月20日提出GPAS綠色港口獎勵計畫申請。

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一直是人類近代發展史上難以權衡的難題,科技發展日新月異的現今,環境遭到破壞的速度遠遠超過自然循環的負荷量。面對環境汙染威脅,國際間嘗試著手以基金會、跨國組織及國際公約等方式,期望形成共通意識以達成永續發展的生存環境。

以亞太地區最重要的多邊官方經濟合作論壇之一的亞洲太平洋經濟合作會議(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APEC)除促進經濟成長、合作、貿易、投資的論壇之外,近幾年推動整體綠色發展計畫–GPAS(Green Port Award System)為其策劃的綠色港口獎勵機制,目的在於發展綠色港口藍圖,搭建港口間互相分享最佳案例的平台,提升APEC地區港群彼此的競爭力、促進永續發展績效。

GPAS首發臺北港

APEC為我國除了世界貿易組織外,所參加最重要的官方國際組織,其專屬推廣APEC地區的整體綠色港口機制,GPAS在105年於馬來西亞的檳城舉辦首屆頒獎典禮,歷經2屆GPAS綠港計畫實行,目前亞太區域內共有14個港口取得GPAS綠港成員,包括泰國曼谷港、新加坡裕廊海港私人有限公司、新加坡港、新加坡港務公司、馬來西亞巴生港、丹戎帕拉帕斯港、民都魯港、柔佛港務局、中國寧波港股份有限公司北侖第二港埠分公司、青島港國際股份有限公司第六分公司、赤灣集裝箱碼頭有限公司、蛇口集裝箱碼頭有限公司、越南潭倉泰萊港、菲律賓八打雁港。

臺北港作為臺灣港群的新興港口在硬體或軟性管理條件上較具備優勢,首發提出GPAS申請,目前已於2018年6月20日提出GPAS綠色港口獎勵計畫申請。在此之前臺灣港務公司即不遺餘力地落實綠色港埠的行動,響應國際綠色港口、生態港之趨勢,自2013年啟動「臺灣港群綠色港口推動方案」,所轄的七大國際商港—基隆港、臺中港、高雄港、花蓮港、臺北港、蘇澳港、安平港皆於2017年取得歐洲海港組織(European Sea Ports Organization, ESPO)生態港認證。

臺北港重要綠港措施及10項環境承諾

GPAS綠色港口獎勵計畫著重能源管理及污染防治,因此在申請的程序上首先針對自己的港口各項指標進行評估。「自評表」的內容則包括港口狀況概要以及針對各項指標相關作為敘述,指標包含三項主要指標(primary indicator)以及其各項次要指標(secondary indicator)。其中三項主要指標(primary indicator)為申請港口對於綠港的「承諾與意願」、「行動計畫與執行項目」及「執行效率與效用」,而「行動計畫與執行項目」占比最重為50%,項目含括潔淨能源、節能措施、環境保護及綠色管理四項次要指標。

審查流程自申請的港口將自行評估資料提交,經由GPAS秘書處完整性評估後,進入委員會審查,評分結果的候選人名單將會受理事會邀請參加APSN(Asia Port Services Network為推動亞太地區港口及航運業發展與合作的國際機制)年度理事會議,並在會議上分享綠色港口的發展經驗、最佳實踐案例、新科技或管理策略等,而通過審核的港口將於會議上正式頒獎。

主要指標/Primary Indicator次要指標/Secondary Indicator參考標準/Reference Standard
承諾與意願
Commitment and Willingness
(25%)
綠港意識與意願
Green Port Awareness and Willingness (60%)
(1)綠綠色策略或發展計畫Green strategy or development plans
(2)綠色預算Green support tundieg
(3)年度綠色報告書Green annual reports
綠港推廣
Gneeo Punt Promotion (40%)
(4)其他Others
(1)綠色訓練課程 Green training programs
(2)綠色推廣運動Green promotion vampaigrs
(3)其他Others
行動計畫與執行項目
Actiur and lmplnmentation
(50%)
潔淨能源
Clean Energy(15%)
(1)使用再生能源Using renewable anengy courses
(2)使用液化石油氣Using oh LNG
(3)使用岸電Using cold ironing (shore powor)
(4)其他Others
節能措施
Energy Saving(30%)
(1)使用省電設備或科技 Using energy-saving devices & techoolugies
(2)供電系統最佳化Optimizing povror supply system
(3)其他Others
環境保護
Eevironmootal Protection (40%)
(1)空氣污染防制Air pollution pneveetioe
(2)噪音管制Noise vootrul
(3)廢棄物處理Waste treatment(液體與固體liquid and solid)
(4)其他Others
綠色管理
Green Maeagemeot (15%)
(1)綠色環境管理系統Greee eeoiroemeet maeagemeet system
(2)綠色績效評鑑Grace parfurmanca assess moot
(3)其他Others
效率與效用
Effiviency aod Effectiveness(50%)
節能成效
Energy Saving (40%)
(1)減低耗能Energy consumption reduction
(2)增加再生能源Renewable energy increment
(3)其他Others
環境保護成果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60%)
(1)空氣品賈改善Air quality improvement
(2)噪音管制成效Noise control result
(3)液體與固體廢棄物管理Liquid & solid pollution control
(4)其他Others

                                   GPAS主要指標、次要指標與指標參考標準 (資料來源:整理自APSN官方資料)
GPAS自行評估佔比最高「行動計畫與執行項目」中,臺北港提出五項重點項目分別是「台北港貨櫃碼頭使用省電設備及科技」、「臺北港填海造地工程」、「廢棄物處理-全面汙水下水道納管」、「24小時環境監測系統」及「嘉北國際密閉式倉儲」。
台北港貨櫃碼頭使用省電設備及科技
台北港貨櫃碼頭在經濟部技術處指導下採用「數位生活感知與辨識應用技術」、「港區作業車輛調度派令通訊系統」、「車輛位置感知與儲區報到系統」、「ARMG無人自動吊車與貨櫃車近端辨識及配對系統」、「櫃場管制站自動化作業系統」等自動化解決方案。新科技的應用得以加快貨櫃車進出管制站效率,縮短貨櫃車在櫃場滯留時間,避免交領櫃錯誤發生率,能減少ARMG無人自動吊車等待貨櫃車抵達時間。
台北港貨櫃碼頭除了以自動化系統作業增加作業效率外,選擇以電力為驅動方式之機具,減少使用燃油引擎作為起重機之驅動。

機器數量機器說明
橋式機(13台)配置高效率交流電力驅動主機及先進知可程式化監控系統,以效率之作業速度語簡便保養需求,大幅縮短船隻停滯港時間,提高碼頭使用率。
門式起重機(40台)採交流電力驅動系統,優點為構造簡單無虛複雜的燃油引擎系統,液壓管路減到最少使可靠度提高。
推高機(17台)使用以電力驅動之小型推高機,減少直接對人員直接呼吸到燃油味以及能減少空氣汙染。
智慧化管理以無線感測儲位報到卡ZigBee卡依作業系統類別分派至香關櫃場儲區作業,於儲區佈建WSN基礎網路,為自動系統報到之設備,門式起重機依指示自動到達定位,並由遠端監視操作之操作員調配適當工作派令指派適當車機作業。ZigBee提升貨櫃碼頭裝卸貨作業效率,整體效率提升至少20%。

臺北港填海造地工程
臺北港透過填海造地技術,利用港區浚泥及收容大台北地區公共工程剩餘土方填築港埠新生地。臺北港物流倉儲區第一期填海造地面積約48.3公頃,解決了營建工程剩餘土方之去處問題,也增加可利用土地面積,使臺北港有足夠的發展空間。
臺北港填海造地工程也帶來環境上的效益,例如增加國家土地資產及綠地面積亦能減輕季風、鹽害對港埠營運及相關設施之影響。

填海造地挖土機挖泥船

                                                    (左起)依序為南碼頭填海造地、挖泥船作業及收受外來土方運輸車輛卸土作業
全面汙水下水道納管
臺北港於2003年成為全臺首座達成生活污水全數納管處理之商港,平均每月產生約1萬噸污水,將污水匯流入污水下水道系統。降低水媒疾病發生,汙水下水道用戶接管完成後,可改善環境、保護水質,甚至提升土地價值。
2013年完成污水加壓站機電維護工程,持續進行污水下水道管理工作,每年處理平均約12萬噸污水。由於臺北港為人工港,許多填土工程仍持續著,因此的管理與海域水質檢測對於環境保護十分重要。
24小時環境監測系統
由於臺北港是個仍持續擴大的港口,港內除了裝卸作業外,也有工程建設,容易影響附近居民的生活品質。為更加嚴謹檢視港區環境品質,於2011年建置「空氣品質自動連續監測系統」,共架設4座24小時的環境監測站,監測項目包括空氣品質、噪音、氣象與懸浮微粒。透過上述的監測系統,記錄下的監測數值能儘早察覺港區異常,不僅能立即通知業者改善,還把監測資料上傳於臺北港網站的環境監測頁面,透過資訊公開的做法,讓社會大眾共同維護環境及居住品質。
嘉北國際密閉式倉儲
船舶進行散雜貨裝卸作業時,易造成塵土飛揚及空氣品質下降等環境問題,因此把揚塵鑑別視為環境重大考量面。承租第一散雜貨中心,建置環保密閉式倉儲的嘉北國際股份有限公司,主要進行煤炭及砂石裝卸作業。經採用密閉式裝卸、儲存、輸送與自動化發貨系統及室內推製作業,有關粒狀汙染物之逸散已獲得良好控制外,並改善了空氣汙染的情形,同時減少汙染物因雨水沖刷流入港區水域而影響海洋生態。

減少對環境的傷害

                                                              嘉北國際股份有限公司密閉輸送系統十項環境承諾
臺北港建港於1993年,定位為遠洋航線貨櫃港、海空聯運港以及汽車及其他產業物流港,目前營運共有碼頭20座,是座完全由填海造地而成的人工港,由於持續填海造地工程,因此在環境評估的要求上也相對嚴格。對此臺北港2018環境10項承諾:
1.改善港埠空氣品質—透過環境連續監測,船舶污染改善及巡查勸導,維護空氣品質。
2.避免港區逸散揚塵發生—以密閉式作業與港區車輛機具管理,控制揚塵問題。
3.減少港區車輛污染—配合環保規範管制一、二期老舊柴油車進港,提升港區車輛環境友善度。
4.加強港區危險貨物管理—落實危險貨物管理及加強巡查次數,強化港區安全性。
5.減少港口廢棄物—避免不必要資源浪費,妥善處理廢棄物,落實資源回收再利用。
6.最佳化港區土地規劃—調整港區土地使用型態,提升港區土地使用型態之完整性。
7.底泥管理活用—施行底泥監測,落實疏濬工程,並回收底泥填地再利用。
8.提升港區水域環境品質—建置污水處理系統、長期港區水質監測。
9.降低港區噪音—建置聯外交通系統,減低交通運輸量所造成干擾。
10.善用環境資源—紀錄水電油紙耗損量、推動減量及進行能源申報,徹底施行環境會計。

GPAS獎勵機制透過港口間互相分享最佳案例的平台,引領亞太地區提升綠色港口全球競爭力及影響力。第二屆獲獎的新加坡港務公司,經營貨櫃中轉樞紐港業務,持續實踐再生能源利用,擁有太陽能建築、電動起重機及電池驅動的自動引導車技術,並持續評估及投資適用的綠色科技。中國蛇口集裝箱碼頭有限公司開發海洋、河流、公路和鐵路運輸網路的多元運輸,為中國首位官方任命的低碳示範營運商。馬來西亞柔佛港務局在綠色倡議方面獲得成就,該港制定綠色港口政策和綠色採購政策,並以該政策作為決策的指南。民都魯港是馬來西亞出口液化天然氣(LNG) 的主要門戶,該港提供現代化和先進的設備,處理貨櫃、液體和散貨等,上述獲獎範例皆為綠色港口企業的積極行動。
面對全球環境意識提升,港口朝向追求營運成長及環境永續兩者間取得兼籌並顧之成效,航商業者亦逐漸朝減排的目標邁進,國際海事組織(IMO)針對航運業訂定減排目標使用低硫燃油及壓艙水等各項環保規範的實行。
如此一來相輔相成的作為變得至關重要,港口經營在未來扮演了促進航運業者減排的角色,綠色港埠之推動,短期內成本的增加可能造成航商靠泊意願之降低;長期而言,綠色港口推動是未來發展之國際趨勢,「綠港群體效應」將可吸引具環保科技之船舶優先停靠、汰換不符規定的船舶,提升港口競爭力,逐步朝向實踐綠色永續目標前進。

  • 喜歡此專欄請按讚11

返回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status
資料處理中,請稍候...資料處理中,請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