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封面故事
臺灣港群7月夏季號 2018-07-03
台中風電

臺中港帶頭 實踐風電國產化

  • 瀏覽人次:1728
  • 撰稿:鄭博仁

依據經濟部能源局的評估,全球離岸風能最佳場址多數位於臺灣海峽,又屬中部外海開發潛能最大,為有效開發此區域之風場,將以區塊開發方式,藉由規模經濟帶動離岸風電自主技術建立及相關產業發展。


封面故事:大風吹! 從碼頭到攜手綠能 (之二)

中部外海擁有絕佳風場 離岸風電 發展首選

依據經濟部能源局的評估,全球離岸風能最佳場址多數位於臺灣海峽,又屬中部外海開發潛能最大,為有效開發此區域之風場,將以區塊開發方式,藉由規模經濟帶動離岸風電自主技術建立及相關產業發展。

潛力風場及離岸風電推動現況


資料來源:經濟部能源局風力發電推動方案(2017)

    
風力發電原理即風藉由氣動力轉動葉片(風能),進而帶動風機內部的馬達運轉(機械能),所產生的電透過海底電纜傳遞並匯集到終端用電場所(電力)。就離岸風電產業發展需求來看,離岸風場主要可分為開發申設期(1~5年)、施工期(1~2年)、運維期(20年)及除役期(20年以上)等四個階段:

   開發申設期:須完成海氣象觀測、地質調查、環境影響評估及規劃設計。

   施工期:進行海底電纜施工、設置陸上變電站、基椿&轉接段安裝、風機&塔架安裝、自昇式安裝船操作及風機零件設備製造。

   運維期:設備運維、風機運維、陸上電機及電廠管理。

   除役期:進行風機&塔架移除、基礎與連接版拆除及海底電纜移除。

 

離岸風機主要由風機本體、風機基座(水下支撐及基礎)及電力系統(含海底電纜)等三大項目所構成,要達到離岸風能發電的完整性,尚需其他關鍵資源來加以配合,硬體部份包含碼頭(重件碼頭heavy cargo wharf、運維碼頭O&M wharf)、土地(預組裝區turbine assembly、運維基地O&M Base、零組件製造及組裝component manufacturing & assembly)及船隊(安裝船jack-up vessel、佈纜船cable-laying vessel、拋石船rock-dumping vessel、運維船O&M vessel)。

分布圖

 
軟體部份則包含人力(海工人員marine technician、風機維修人員turbine maintenance technician、船員seafarer)、技術(測量調查measurement survey、海上施工監測offshore construction、安全訓練safety training、認證certification)及金融(融資financing、保險insurance)。

   
離岸風電相較於陸域風電的優勢有二,一為離岸風力滿發(指1年風力發電量,相當於該風機滿載發電的時間)時數較陸域高出600小時/年(離岸:3,000小時/年、陸域:2,400小時/年),二為海上的空間資較較為寬廣,陸地的空間有限。若能於2025年達4.2GW(離岸+陸域)之設置目標,預期能帶來年減碳量達710萬噸、新增1萬人次就業機會及促進6,135億元投資之效益。


銜接政策目標 臺灣港群佈局規劃

在離岸風電產業中,臺灣港群定位為前進服務的提供者(Forward Service Provider),未來佈局規劃著重於碼頭營運(風機組裝碼頭與工作船泊母港、裝卸/倉儲/運輸/物流等一條服務服、臺中港風電產業專區、臺北港風力機水下基礎組裝基地)、港勤運維(運維一條龍服務、船修服務、海上交通服務)、人才培訓(設立GWO安全訓練及認證中心,提供離岸風電相關作業人員安全訓練服務)與海事工程(水下測量、拋石船業務、各型船舶代操)等範疇上。

   
臺中港作為離岸風電產業的操作母港,於港區內規劃產業鏈發展基地、重度運維中心及產業人才培訓基地,其分佈如圖4所示:

臺中港離岸風電產業發展規劃


資料來源:臺中港務分公司(2018)


臺中港離岸風電碼頭基礎介紹說明如表2:

表2 臺中港離岸風電碼頭基礎說明

碼頭

說明

興建期程

#2碼頭

碼頭長度250公尺
  水深11公尺
  碼頭承載力3噸/m2、10噸/m2
  後線約7公頃土地 (含#2、#4B後線)

#2碼頭預計於2018年年底完工

#5A碼頭

#5B碼頭

碼頭長度400公尺
  水深11公尺
  碼頭承載力50噸/m2
  後線約12.8公頃土地(含#5A、#5B、#4C後線)

#5A碼頭預計於2018年年底完工
  #5B碼頭預計於2020年1月底完工

#36碼頭

碼頭長度340公尺

水深12公尺
  碼頭承載力20~40噸/m2
  後線約20公頃土地

#36碼頭預計於2020年第3季完工

#106碼頭

碼頭長度450公尺
  設計水深16公尺
  碼頭承載力10~40噸/m2
  後線約5.4公頃

預計於2018年年底完成重件段100公尺(40噸/m2)
  預計於2020年完成350公尺

工業專業區(Ⅱ)專業道路

新建南北向道路約1,068m、東西向道路約725m
  道路寬度30m

預計2020年完成新建南北向道路。

資料來源:臺中港務分公司(2018)

 

臺北港離岸風電水下基礎儲轉基地,由世紀鋼投資50億元跨足離岸風電水下基礎結構製造,預計2019年建廠完成,2020年起正式生產,以供應全球最大離岸風電開發商-丹麥沃旭能源在彰化外海的「大彰化離岸風電開發計畫」,其預計開發4個風場,總發電容量將達2.4GW。


另一水下基礎碼頭位於高雄興達港「高雄海洋科技產業創新專區」內之海洋工程區,由中鋼投資的興達海洋基礎公司負責生產套筒式水下基礎,占地約27公頃,預計於2019年底完工,2020年投入生產,年產量約50~60座。希冀透過港埠專用碼頭與產業專區的設置,藉由完備的基礎建設,能落實離岸風電產業國產化,進而培養相關產業人才。

臺北港離岸風電水下基礎基地規劃


資料來源:臺中港務分公司(2018)

 打造離岸風電園區 台中港起跑

經濟部對於離岸風力發展,初期支持產業快速發展投資,長期則規劃風場並建構產業鏈,以提升國際競爭力,希望未來能進一步將上游原料、中游零組件及下游業者等連結起來,形成產業聚落。台中港因地理位置、基礎設施及腹地大等條件優於彰濱工業區及雲林離島工業區,雀屏中選成為離岸風力發電產業園區。

   
離岸風機需要碼頭裝載風機所需的重型零組件後出海安裝,由於台灣目前離岸風場多集中彰化外海,腹地大、已有碼頭相關建設的台中港成為首選。台電因此向台中港務公司承租5A、5B碼頭及4C碼頭後線土地20年,以供未來離岸風機裝卸、組裝、儲存使用,碼頭除了將優先用來組裝台電自家風場所需的360台風機,也會轉租給其他離岸風電開發商使用。

  
台中港務分公司總經理鍾英鳳表示,配合台電公司針對碼頭結構之承載力、後線場地及船席承載力的需求,強化5A及5B碼頭主體結構承載力由原本載重只有每平方公尺3公噸的碼頭將改良至可承載50公噸的重件碼頭,增加碼頭後線承租範圍3.4公頃,以及船席區域強化承載力鋪設1.5公尺碎石,未來碼頭最大能承載10MW的風機,總經費達14億元。


臺中港3座離岸風電專用碼頭進度,5A及5B碼頭為風機上部構件組裝裝卸碼頭,2017年6月11日開工,其中,5A碼頭預計2019年第1季完工;5B碼頭預計2020年第1季完工。106號碼頭為風機材料輸入與組件輸出碼頭,2017年12月22日開工,預計2020年底完工。


鍾英鳳進一步表示,在台中港內的離岸風電產業專區位於106號碼頭區,佔地100公頃,進駐產業類別包含能源、電力、鋼鐵、石化或其他經商港經營事業機構同意之工業進駐,部分區域作為台電灰塘填區等。;產業專區目前已有鑄件大廠永冠、永誠、新祥等公司確定入駐,另還有80公頃招商中,未來專區將專門供風機零組件生產及組裝,產品可直接出口、或供給鄰近風場業者。

 
至於106號碼頭新建規劃,包含興建總長度450公尺碼頭之附屬設施及碼頭公共施,預算經費約14億元,3座碼頭完工後可符合台電公司示範風場組裝能量需求。

 

臺中港5A及5B碼頭完工後,風機上部構件組裝圖(3D模擬圖)


台中港離岸風電碼頭空照圖


  • 喜歡此專欄請按讚14

返回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status
資料處理中,請稍候...資料處理中,請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