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心靈饗宴
臺灣港群6月號 2018-06-01
我們的小幸福小經濟

閱讀《我們的小幸福,小經濟》 看見人的價值

  • 瀏覽人次:301
  • 撰稿:黃韋傑

「社會企業」以「熱忱」、「創意」及「勇氣」打破資本主義僵化固有的藩籬,跳脫極端理想主義的天真浪漫,以商業思維與創新策略,解決社會議題,扭轉政府與市場無法觸及之處,呈現社會企業熱情蓬勃的感動輪廓。


過去一個世紀,受全球化潮流的影響,公共事務及社會議題日趨複雜交錯,各種迫切社會問題一一浮現亟待公共政策提出解決之道。然而面對這波衝擊,無論是政府、市場抑或第三部門之非政府組織皆有其力竭之處。

「社會企業」以「熱忱」、「創意」及「勇氣」打破資本主義僵化、固有的藩籬,亦跳脫極端理想主義的天真浪漫,「利益」與「公益」兼容並蓄的新型企業就此產生。

視「人」為最大資產
《我們的小幸福,小經濟》說的就是這樣的故事。九個孕育自台灣土地的社會企業典範,貼近弱勢需求,以商業經營思維與創新策略,嘗試解決諸多社會議題,扭轉政府與市場無法觸及之處,呈現社會企業熱情蓬勃的感動輪廓。

西諺有云:「給魚不如給竿。」「喜願共和國」、「勝利潛能發展中心」以及「大誌」,正視了弱勢就業者的需求及必要,重新檢視就業市場的供需鏈,開創適合弱勢就業的多元職種選擇,並使用「創新、專業、多元」等企業管理方法,強化獨特性,發揮優勢,有效地與競爭市場區隔。渠等提供的不僅僅是一時溫飽,更賦予就業者尊嚴與歸屬,重新詮釋了生命的意義。

有機農業,衝出偏鄉困境
偏鄉地區整體發展有著牢不可破的體制性障礙,為避免人口外流,提升家鄉就業的經濟收益實為首要。然而台灣目前偏鄉地區的就業選擇多數只能選擇務農,但農業的弱勢地位與嚴峻挑戰往往就是青壯外移的關鍵所在,於是城鄉的差距、兩極化就在這樣的惡性循環下生生不息……

產業的更迭、農業荒廢,加上加入WTO後所面臨的衝擊,號稱「以農立國」的臺灣如何自處?當農產受現實所迫,不得不向經濟思維看齊,現代農業的生產手段往往使自然資源與土地受到傷害,這是生命的價值向經濟的價格妥協的無奈。

傳統農業因農產賤價之故,往往只能「以量制價」,選擇「薄利多銷」的生產導向。「日月老茶廠」、「芳榮米廠」及「光原社會企業」標榜天然有機作物,以「健康」、「品質」為訴求,在這化工、添加充斥的年代為傳統農業找到一片藍海生機。

四方遊子解鄉愁
《四方報》由已故的發行人成露茜女士創立,張正先生擔任總編輯。或許都曾有過異地遊學的經驗吧,兩人對於身處陌生國度,失去語言座標對其生活技能與心理適應的巨大衝擊皆能感同身受,兩人毅然決然致力打造移民媒體平台,開辦移民報紙,為弱勢的移民移工發聲。辦報初衷一開始是對於異鄉移工的孤寂感同身受,而出錢出力投入移民報業,為的是照顧六十萬個在臺漂泊的心。

「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四方報》讀者群看似小眾市場,但在台灣報業因線上資訊的普及化而逐漸萎縮,仍有60萬的移工讀者很需要報紙,甚至願意花錢購買。《四方報》無意間開創了無人跨足的新藍海,開啟了次文化的商機。

理性與感性兼具   引人入勝
《我們的小幸福、小經濟》,說的是台灣土地上的故事,書中當然涉及台灣社會現況的問題,而作者群以冷靜而寫實的分析代替了煽情、浪漫的發洩。將台灣社會企業的發展透過感性的凝視、理性的思考,將文字忠實記錄並出版成冊俾利藏閱。

 九個社會企業,以田野調查方式,以走訪實錄呈現,使讀者身歷其境,融情入景,讓讀者跟隨作者群的採訪鏡頭步步向前,由淺至深了解一個社會企業的「仁心」與「俠行」,在潛移默化下喚醒讀者的熱忱,進而積極關心、參與社會公益。

利與義的兼容並蓄
「社會企業」扭轉了千百年來儒家的「義利之辨」─「利」與「義」並不盡然處於天秤的兩端,利與義亦可兼得。
社會企業看似天真,卻也務實;渠等看見了市場的失靈、卻未天真地賦予第三部門更多的期望。渠等勇於解構傳統的商業與非營利組織的運作模式,用一堅毅踏實的步伐走出一條浪漫又寫實的道路,為「義」而逐「利」;以「利」而揚「義」。

近年來政府在新自由主義的脫辭下,以市場萬能為由,儘量把公共事務委外、受國家扶植的國營事業亦自我窄化,捨政策任務之本而汲汲營營於商業利益之末,甚至一昧追求自身利益,對弱勢照顧的社會議題卻視若罔顧,以至為政者招致政府失靈,甚至失格的攻扞。

透過此書,看見國內發展中的社會企業在有限資源下發揮創意,建立一套「利他」的資本主義,在獲利的同時,亦不斷將善心與關懷回饋予社會,看見渠等義行善舉,感佩的同時,不禁捫心自問,為何擁有公權力及豐厚資源的政府機關與國營企業卻不能做的更多?

「爾祿爾俸民脂民膏」,身為公僕,對社會弱勢除須具有「感同身受、苦民所苦」的慈悲外,更應走出象牙塔,體恤民情,並對社會有前瞻性的關懷與遠見。

顏淵曰:「舜何人也?禹何人也?有為者亦若是。」在此與同仁共勉。有謂:「身在公門好修行」,上位者掌握國家權力,理應體察民意,造福人群;基層者亦無須妄自菲薄,當社會上每一個人都將愛心化為行動力,即使只是一絲漣漪,亦可起拋磚引玉之效,並匯聚眾人之力形成一股巨浪,讓更多的善心與關懷落實在我們社會上的每個角落。



  • 喜歡此專欄請按讚2

返回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status
資料處理中,請稍候...資料處理中,請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