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姊妹港特寫
臺灣港群5月號 2018-04-30
長堤港

與石油輸出共成長的長堤港

  • 瀏覽人次:678
  • 撰稿:陳姿均

長堤港與臺灣的臺中港、花蓮港為締盟之姐妹港,Wilmington石油區的開挖,與石油輸出事業的成長,為加州巿和長堤港帶來了可觀的收益,但對於環境生態的保護絲毫不遜色,值得借鏡。


長堤港-Port of Long Beach位於美國加州長灘的港口,是美國第二繁忙的貨櫃港,僅次於洛杉磯港(Port of Los Angeles),佔地面積3,200英畝,是北美僅有的幾個能夠歡迎這些大型船舶的港口之一,港口內海岸線長度25英里(40公里)。深水主航道停舶76英尺高,港口六個集裝箱碼頭中就有五個水深50英尺或以上深水碼頭,可處理滿載重達156,000噸的船舶,可以移動集裝箱的起重機堆放在180英尺高,24個箱子寬的地方。

長堤港是夢想、歷史、未來願景交織下美麗的產物,帶動了長堤巿的經濟發展,為南加州提供了大量的就業機會,串連國與國之間的貨物流通,並在2006年提出「綠色港口願景」計劃,降低經濟活動對環境造成的影響,為世界港口立下典範,締造經濟與環境共榮雙贏的績效。

有著百年歷史的長堤港建構於西元1911元,長堤港位於洛杉磯河口,起初是San Pedro Breakwater腹地延伸出去被保護的一個港口,後來隨著美國經濟起飛,在1921年人們在長堤港域發現了石油,並於1924年由長堤港投票者通過五百萬美元的公債計劃,來改善港口內部和外部的運作,從此奠定了國際港口的基礎。

石油輸出帶動了長堤港發展

歷經短短十幾年的發展,長堤港在1926年的吞吐量便已超過一百萬噸,並且需持續不斷地擴建、以支撐更大的貨運量成長。1932年,當地人發現了Wilmington石油域,位置正好在長堤港的正下方,其石油產量為當時美國第四大的石油產區。隨著Wilmington石油區的開挖,與石油輸出事業的成長,石油為加州巿和長堤港帶來了可觀的收益。

走過一世紀的長堤港,從1911年約略800英畝的小基地發展至今2018年,超過7,600英畝(約3,600公頃)的大規模經濟活動面積。長堤港是目前美國與亞洲國家貿易的重要樞紐地,每年貨櫃吞吐量巿值約1,000億美金,長堤港口吞吐量每年呈現顯著的成長。

根據長堤港官方資料統計,2017年是長堤港107年以來最繁忙的一年,整年度處理了754萬個TEUs(20呎貨櫃),較2016年成長了12.9%。有趣的是,身為美國第一大港的洛杉磯港 – Port of Los Angeles,去年的吞吐量卻不及臺灣高雄港的千萬貨櫃吞吐量,僅管高雄港的貨櫃量有遞減的情況,但因成本和地理優勢仍保有全球前20大港的寶座。

長堤港為全美第二大港,帶來了龐大的就業機會,據美國Langnews統計約有31萬6千個在南加州的工作,受惠於長堤港的經濟活動。


長堤港為全美第二大港

                                          Dave Toussaint授權

六大指標建構「綠色港口」

做為國際重要貿易樞紐的長堤港,在環保意識抬頭與長堤港董事會的一致同意下,建構「綠色港口」-Green Port的長遠願景。並採用六大指標衡量未來長堤港的計劃是否具備環境保護意識。六大指標包括「自然生態」-Wildlife;「空氣」-Air;「水質」-Water; 「土壤改善」-Soils/Sediments; 「社區參與」-Community Engagement;和「永續」-Sustainability。

以自然生態為例,在長堤港的努力下,魚群的多樣性和鳥類的數量皆有明顯改善。長堤港更在2006年即啟動清潔空氣行動計劃 “Clean Air Action” ,去年(2017年)的成績報告顯示:長堤港的積極度與執行力,相較2005年,長堤港當地的柴油微粒減少88%; 氮氧化物污染減少56%; 溫室氣體排於量也減少22%。

放眼未來的競爭力,2018年長堤港啟動10億美金的綠色鐵路計劃,在考慮環境議題和不斷成長的經濟動能需求,鐵路運輸將大幅提高運輸效率,並同時降低傳統卡車運輸的碳排放量。長堤港營運經理說 : 「基礎設施需要時間來建構,我們需要看得更遠,才能保有長堤港的競爭力。」 隨著國際船公司對於掛靠港的條件要求更高,轉口櫃巿場大幅消失,臺灣港口如何在國際貨櫃港保有競爭力,長堤港的成功經驗值得我們借鏡。


長堤港大型船舶的港口之一

                        Dave Toussaint授權


長堤港基本資訊:

ž  與臺灣的臺中港(1982年2月5日)、花蓮港為締盟之姐妹港(1982年2月16日)

ž  美國第二大港也是全球第二十大港口。

ž  每五個進入美國港口的貨櫃,其中就有一個是長堤港。

ž  前五大貿易夥伴(依噸數):中國、南韓、日本、香港、臺灣。

ž  前五大進口商品:石油、電器、塑膠、傢俱、衣服。

ž  前五大出口商品:石油焦、石油、化學原料、回收紙、食物。



  • 喜歡此專欄請按讚20

返回列表 下一篇
status
資料處理中,請稍候...資料處理中,請稍候...